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陳宛君"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20 of 29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Amy Gutmann審議式民主理論及其在臺灣教育改革/政策之應用
    (2015) 陳宛君; Chen, Wan-Chun
    本論文旨在探究美國政治哲學家Amy Gutmann的審議式民主理論,並以此檢視、分析臺灣自1994年到2003年的教育改革,以及2003年到2014年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研究者發現這兩波教育改革的共通問題在於教育權威的失落,以及忽視教育的政治性價值。透過探討Gutmann的審議式民主概念以及對教育權威的論證,可以協助於我們釐清教育改革中的權力關係與政治分歧的狀況,進而解決教育分配的問題。此外,Gutmann的民主教育理論也闡釋了教育與政治的關係;透過民主的、公民的教育,可以培養孩子審議的能力,並「有意識地再製」民主的共同體,而這也是教育改革應該重視的目標之一。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宜蘭海岸地區永續發展綜合評估與策略規劃之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2011-11-01) 廖學誠; 陳宛君; 莊永忠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宜蘭海岸遊憩效益之經濟評估--以外澳海灘為例
    (中華民國工程環境學會會刊委員會, 2011-07-01) 陳宛君; 廖學誠 
    宜蘭外澳海灘是一個因海沙堆積而產生之新興遊憩區。本研究分析這一新興遊憩區之遊客遊憩體驗、遊憩滿意程度、旅遊行為意向及遊憩經濟價值。研究結果顯示,外澳海灘確實具有顯著的遊憩價值,以單界二元條件評估法估計,外澳海灘每年提供每一位遊客552.97元的遊憩經濟價值,以雙界二元條件評估法估計亦有571.57元/年的經濟價值。遊客對外澳海灘之自然景觀、水上活動以及海灘活動普遍感到滿意,並認為外澳新生海灘公共設施需要改善。外澳海灘遊客主要來自台北地區,其次來自宜蘭當地;男性多於女性;男性遊客到訪頻率及停留時間均高於女性。大部分遊客具有正面之行為意向:願意再次來外澳海灘遊玩、會向他人宣傳推薦、願意以外澳海灘作為下次出遊第一選擇。來自台北地區的遊客之重遊意願高於宜蘭當地遊客。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宜蘭縣原住民社區參與溪流保育的策略規劃
    (2008-10-01) 廖學誠; 陳宛君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宜蘭縣外澳海灘遊客遊憩體驗、滿意度、行為意向與遊憩經濟價值之研究
    (2009-10-23) 陳宛君; 廖學誠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宜蘭縣大同鄉及南澳鄉社區參與溪流保育之評估
    (2008-01-01) 陳宛君; 廖學誠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宜蘭縣民對蘭陽溪上游集水區經營管理之意見分析及資源經濟評價
    (中華林學會, 2006-12-01) 陳宛君; 廖學誠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應用旅遊成本法分析宜蘭縣英士、玉蘭及崙埤社區的遊憩效益
    (中華林學會, 2007-09-01) 陳宛君; 廖學誠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民眾參與宜蘭海岸經營管理之研究--以社區林業計畫為例
    (中華民國工程環境學會會刊委員會, 2011-07-01) 廖學誠; 陳宛君; 莊永忠 
    從2002年起至2011年止,宜蘭縣沿海附近共有19個社區參與社區林業計畫,總計獲得補助計畫案共有60件,每年計畫件數呈現穩定成長,其中龜山島社區發展協會獲補助8次,為所有社區中之最高。本研究以此60件計畫案作為研究材料,採用內容分析法,將計畫內容區分為資源調查、資訊管理、造林美化、林業推廣、參訪觀摩、教育訓練、遊樂保育、社區組織等8大類別,再依此8大類細分為若干次類別。經內容分析後得知,計畫工作內容最高的類別是教育訓練類(30.1%),其次分別為資源調查類(20.9%)及遊樂保育類(13.5%)。另外,本研究亦針對社區關鍵人物進行深度訪談,共計16位,詢問他們參與宜蘭海岸經營管理及社區林業計畫之看法,以及實施過程中之建議,並以整合生態系經營架構作為基礎,從生態脈絡、社經脈絡及制度脈絡等三面向分析宜蘭海岸經營管理狀況。研究結果顯示,社區林業計畫提供一適當途徑,讓當地民眾能有機會參與海岸的經營管理,並有助於社區培力。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民眾參與森林步道環境治理之研究
    (2009/07-2009/12) 廖學誠; 陳宛君; 韋煙灶; 許嘉恩
    1.瞭解民眾與森林步道的互動情況及參與森林步道環境治理之意向 2.分析社區居民參與森林步道環境治理之機會與挑戰 3.協助社區參與森林步道的環境治理及發展生態旅遊 架構(重要工作項目) 1.分析社區居民對森林步道的認知及參與環境治理之意向 2.探討遊客對當地森林步道的使用情況及滿意度 3.評估森林步道的經濟評價與遊憩效益 4.探討森林步道環境治理的制度分析 5.分析民眾參與地理資訊系統(PPGIS)在生態旅遊上之應用 6.協助當地社區參與森林步道的環境治理 7.協助當地社區進行森林步道的生態旅遊規劃 預期效益 1.協助社區參與森林步道的環境治理。 2.發表森林步道學術期刊論文並培育研究生。 3.提供林務局未來繼續推行社區林業計畫之參考。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民眾參與森林步道環境治理之研究
    (2009/07-2009/12) 廖學誠; 陳宛君; 韋煙灶; 許嘉恩
    1.瞭解民眾與森林步道的互動情況及參與森林步道環境治理之意向 2.分析社區居民參與森林步道環境治理之機會與挑戰 3.協助社區參與森林步道的環境治理及發展生態旅遊 架構(重要工作項目) 1.分析社區居民對森林步道的認知及參與環境治理之意向 2.探討遊客對當地森林步道的使用情況及滿意度 3.評估森林步道的經濟評價與遊憩效益 4.探討森林步道環境治理的制度分析 5.分析民眾參與地理資訊系統(PPGIS)在生態旅遊上之應用 6.協助當地社區參與森林步道的環境治理 7.協助當地社區進行森林步道的生態旅遊規劃 預期效益 1.協助社區參與森林步道的環境治理。 2.發表森林步道學術期刊論文並培育研究生。 3.提供林務局未來繼續推行社區林業計畫之參考。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民眾參與森林步道環境治理之研究
    (2009/07-2009/12) 廖學誠; 陳宛君; 韋煙灶; 許嘉恩
    1.瞭解民眾與森林步道的互動情況及參與森林步道環境治理之意向 2.分析社區居民參與森林步道環境治理之機會與挑戰 3.協助社區參與森林步道的環境治理及發展生態旅遊 架構(重要工作項目) 1.分析社區居民對森林步道的認知及參與環境治理之意向 2.探討遊客對當地森林步道的使用情況及滿意度 3.評估森林步道的經濟評價與遊憩效益 4.探討森林步道環境治理的制度分析 5.分析民眾參與地理資訊系統(PPGIS)在生態旅遊上之應用 6.協助當地社區參與森林步道的環境治理 7.協助當地社區進行森林步道的生態旅遊規劃 預期效益 1.協助社區參與森林步道的環境治理。 2.發表森林步道學術期刊論文並培育研究生。 3.提供林務局未來繼續推行社區林業計畫之參考。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民眾參與森林步道環境治理之研究(3/3)
    (2011/03-2011/12) 廖學誠; 韋煙灶; 許嘉恩; 陳宛君
    本年度目標: (1)調查森林步道與社區產業及生態旅遊之關連 a.瞭解社區產業對森林步道的依賴度 b.分析社區居民參與生態旅遊的情況 c.探討森林步道災害對社區產業及生態旅遊之衝擊 (2)分析自導式森林步道的使用成效 a.擬定自導式森林步道的評估指標 b.瞭解使用者對自導式森林步道的評價與滿意度 c.提出自導式森林步道的永續經營策略 (3)協助當地社區參與森林步道的環境治理 a.進行環境治理的文獻整理與內容分析 b.瞭解社區幹部參與森林步道環境治理的認知與態度 c.推動社區參與森林步道環境治理的行動研究 (1)協助5個社區參與森林步道的環境治理。 (2)發表2篇森林步道學術期刊論文。 (3)參加2次學術研討會並發表專題論文。 (4)培育2位碩士班及1位博士班學生。 (5)提供林務局未來繼續推行社區林業計畫之參考。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民眾參與森林步道環境治理之研究(3/3)
    (2011/03-2011/12) 廖學誠; 韋煙灶; 許嘉恩; 陳宛君
    本年度目標: (1)調查森林步道與社區產業及生態旅遊之關連 a.瞭解社區產業對森林步道的依賴度 b.分析社區居民參與生態旅遊的情況 c.探討森林步道災害對社區產業及生態旅遊之衝擊 (2)分析自導式森林步道的使用成效 a.擬定自導式森林步道的評估指標 b.瞭解使用者對自導式森林步道的評價與滿意度 c.提出自導式森林步道的永續經營策略 (3)協助當地社區參與森林步道的環境治理 a.進行環境治理的文獻整理與內容分析 b.瞭解社區幹部參與森林步道環境治理的認知與態度 c.推動社區參與森林步道環境治理的行動研究 (1)協助5個社區參與森林步道的環境治理。 (2)發表2篇森林步道學術期刊論文。 (3)參加2次學術研討會並發表專題論文。 (4)培育2位碩士班及1位博士班學生。 (5)提供林務局未來繼續推行社區林業計畫之參考。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民眾參與森林步道環境治理之研究(3/3)
    (2011/03-2011/12) 廖學誠; 陳宛君; 韋煙灶; 許嘉恩
    本年度目標: (1)調查森林步道與社區產業及生態旅遊之關連 a.瞭解社區產業對森林步道的依賴度 b.分析社區居民參與生態旅遊的情況 c.探討森林步道災害對社區產業及生態旅遊之衝擊 (2)分析自導式森林步道的使用成效 a.擬定自導式森林步道的評估指標 b.瞭解使用者對自導式森林步道的評價與滿意度 c.提出自導式森林步道的永續經營策略 (3)協助當地社區參與森林步道的環境治理 a.進行環境治理的文獻整理與內容分析 b.瞭解社區幹部參與森林步道環境治理的認知與態度 c.推動社區參與森林步道環境治理的行動研究 (1)協助5個社區參與森林步道的環境治理。 (2)發表2篇森林步道學術期刊論文。 (3)參加2次學術研討會並發表專題論文。 (4)培育2位碩士班及1位博士班學生。 (5)提供林務局未來繼續推行社區林業計畫之參考。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民眾參與森林步道環境治理之研究(Ⅱ)
    (2010/01-2010/12) 廖學誠; 陳宛君; 韋煙灶; 許嘉恩
    計畫目標:1.瞭解民眾與森林步道的互動情況及參與森林步道環境治理之意向2.分析社區居民參與森林步道環境治理之機會與挑戰3.協助社區參與森林步道的環境治理及發展生態旅遊 架構(重要工作項目)1.分析社區居民對森林步道的認知及參與環境治理之意向2.探討遊客對當地森林步道的使用情況及滿意度3.評估森林步道的經濟評價與遊憩效益4.探討森林步道環境治理的制度分析5.分析民眾參與地理資訊系統(PPGIS)在生態旅遊上之應用6.協助當地社區參與森林步道的環境治理7.協助當地社區進行森林步道的生態旅遊規劃 預期效益1.協助社區參與森林步道的環境治理。2.發表森林步道學術期刊論文並培育研究生。3.提供林務局未來繼續推行社區林業計畫之參考。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民眾參與森林步道環境治理之研究(Ⅱ)
    (2010/01-2010/12) 廖學誠; 陳宛君; 韋煙灶; 許嘉恩
    計畫目標:1.瞭解民眾與森林步道的互動情況及參與森林步道環境治理之意向2.分析社區居民參與森林步道環境治理之機會與挑戰3.協助社區參與森林步道的環境治理及發展生態旅遊 架構(重要工作項目)1.分析社區居民對森林步道的認知及參與環境治理之意向2.探討遊客對當地森林步道的使用情況及滿意度3.評估森林步道的經濟評價與遊憩效益4.探討森林步道環境治理的制度分析5.分析民眾參與地理資訊系統(PPGIS)在生態旅遊上之應用6.協助當地社區參與森林步道的環境治理7.協助當地社區進行森林步道的生態旅遊規劃 預期效益1.協助社區參與森林步道的環境治理。2.發表森林步道學術期刊論文並培育研究生。3.提供林務局未來繼續推行社區林業計畫之參考。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民眾參與森林步道環境治理之研究(Ⅱ)
    (2010/01-2010/12) 廖學誠; 陳宛君; 韋煙灶; 許嘉恩
    計畫目標:1.瞭解民眾與森林步道的互動情況及參與森林步道環境治理之意向2.分析社區居民參與森林步道環境治理之機會與挑戰3.協助社區參與森林步道的環境治理及發展生態旅遊 架構(重要工作項目)1.分析社區居民對森林步道的認知及參與環境治理之意向2.探討遊客對當地森林步道的使用情況及滿意度3.評估森林步道的經濟評價與遊憩效益4.探討森林步道環境治理的制度分析5.分析民眾參與地理資訊系統(PPGIS)在生態旅遊上之應用6.協助當地社區參與森林步道的環境治理7.協助當地社區進行森林步道的生態旅遊規劃 預期效益1.協助社區參與森林步道的環境治理。2.發表森林步道學術期刊論文並培育研究生。3.提供林務局未來繼續推行社區林業計畫之參考。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沙丘性海岸環境資源保育與劣化土地復育研究---以宜蘭海岸為例---宜蘭縣民眾參與海岸環境的保育及管理之探討(I)
    (2008/08-2009/07) 廖學誠; 陳宛君
    本研究預計以三年時間,進行宜蘭縣民眾參與海岸環境的保育及管理之探討,各年 度研究重點摘要如下: (1)第一年將研究民眾對海岸環境的認知與評價:經由質化分析以瞭解當地居民對 海岸環境在保育及管理上之看法,之後進行問卷調查,問卷內容包括民眾識覺、 與海岸環境的互動情況、願付價格及個人基本資料等,最後再應用條件評估法 進行海岸環境的經濟效益分析。 (2)第二年將進行民眾參與海岸環境保育管理的內容分析、制度分析及承載量分 析:經由報紙資料庫搜尋與宜蘭縣海岸環境相關之報導,並以內容分析法進行 分析,以瞭解當地海岸環境相關議題之變化歷程,之後將統整分析海岸環境相 關法規之規定及其對當地居民之影響,且應用制度分析法以瞭解民眾參與海岸 環境保育管理之機會與挑戰,最後則探討社區參與海岸環境保育管理在社經及 生態面向之承載量。 (3)第三年將探討民眾參與海岸環境保育管理的策略規劃:應用模糊德爾菲法專家 問卷方式,研擬海岸環境永續發展指標,再以以層級分析法進行指標的權重計 算,找出海岸環境保育管理的最重要因素,並據此研擬民眾參與海岸環境保育 管理的策略規劃。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沙丘性海岸環境資源保育與劣化土地復育研究---以宜蘭海岸為例---宜蘭縣民眾參與海岸環境的保育及管理之探討(II)
    (2009/08-2010/07) 廖學誠; 陳宛君
    本研究預計再以二年時間,進行宜蘭縣民眾參與海岸環境的保育及管理之探討,各 年度研究重點摘要如下: (1)第一年將進行民眾參與海岸環境保育管理的內容分析、制度分析及承載量分 析:經由報紙資料庫搜尋與宜蘭縣海岸環境相關之報導,並以內容分析法進行 分析,以瞭解當地海岸環境相關議題之變化歷程,之後將統整分析海岸環境相 關法規之規定及其對當地居民之影響,且應用制度分析法以瞭解民眾參與海岸 環境保育管理之機會與挑戰,最後則探討社區參與海岸環境保育管理在社經及 生態面向之承載量。 (2)第二年將探討民眾參與海岸環境保育管理的策略規劃:應用模糊德爾菲法專家 問卷方式,研擬海岸環境永續發展指標,再以以層級分析法進行指標的權重計 算,找出海岸環境保育管理的最重要因素,並據此研擬民眾參與海岸環境保育 管理的策略規劃。
  • «
  • 1 (current)
  • 2
  • »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