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陳惠珠"
Now showing 1 - 8 of 8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回國留學生之工作滿意及其對留學政策之啟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1980-06-??) 陳惠珠一九六○年至七○年代,聯合國、美國國會及世界經濟合作發展組織相繼發表有關的調查報告,指出「人才外流」乃一世界性的嚴重問題,高水準人力資源的移動,擴大了以開發與未開發國家間的差距,同時也構成了世界和平的威脅。尤其聯合國的報告更進一步指出,受人才外流問題之影響較大者,為大多數亞洲地區開發中國家,而在亞洲各國當中,又以中華民受害最烈。該報告且從深入分析,大多數中華民國人才的外流皆肇因於留學生之「學而不歸」。有關的統計資料顯示,自政府遷台迄今,每年皆有大批學子負笈國外深造,出國留學已成社會時尚。尤其民國五十年來,每年皆有數以千計的大專畢業生出國留學,民國六十七年經教育部核准出國人數且高達四、七五六人,創政府遷台以來之最高紀錄。反觀留學生回國服務狀況,從每年平均約百分之十的留學生回國服務來者,百分之九十的我國留外學生一去不復返,形成了我國高水準人力資源的大量流失,對於國內社會、政治、經濟建設的各層面,亦深具影響。Item 戰後臺灣中等師資之搖籃----臺灣省立師範學院(1946-1955)之研究(2005) 陳惠珠民國35年,臺灣省立師範學院在教育處籌畫下成立,隨著時間推移,師院師資素質不斷提升,學校設備不斷充實,終於民國44年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本論文以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時期作為主題,時間起迄為民國35~44年,透過探討師院的創辦與發展,瞭解戰後政府在臺培育中等學校師資的立意,以及師院的師資結構、學生在校生活、畢業生發展等等。 本論文主要蒐集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檔案室、實習輔導處、校史室和註冊組的第一手史料,以及爬梳當時報紙、雜誌的相關報導、省議會議事錄、省教育廳資料等,並進行口述訪談,以補文獻資料之不足。 本文除第一章緒論和第七章結論外,內文共分為五章,第二章探討臺灣省立師範學院創辦之背景和經緯。第三章探討學校課程、教師聘任及特色、教師的升等概況等。第四章分析學生的學歷、省籍和性別,以及學生在校生活。第五章探討訓育管理概況,並以二二八事件、四六事件為例,觀察學生社團活動與學校訓育管理之互動關係。第六章分析畢業生服務概況和流動。Item 教師工作意願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1986-06-??) 陳惠珠Item 桃園縣資賦優異類特殊教育評鑑之調查研究(2005) 陳惠珠本研究旨在探討「桃園縣九十二學年度資優教育評鑑」之實施現況與相關問題,及資優教育評鑑之最佳模式。 參考文獻探討結果,並依據「後設評鑑」架構,藉由參與評鑑之評鑑小組、行政人員與資優班教師的問卷調查與訪談,歸納出桃園縣政府辦理資優教育之看法,進一步提出結論與建議,以供日後縣市規劃資優教育評鑑方案之參考。 研究結果發現受訪者多數都認同桃園縣資優教育評鑑之相關措施,並提出下列結論: 一、評鑑規劃: (一)桃園縣資優教育評鑑之實施對資優教育推動與發展有必要性。 (二)桃園縣資優教育評鑑之公布與實施應有嚴謹之規劃,並至少在一學前公布評鑑方案與評鑑指標。 (三)評鑑的規劃與實施應廣納基層教師的意見,避免「理想」與「實際」脫`。 (四)設置常態性評鑑組織,專責負責評鑑工作,引導資優班走向。 二、評鑑實施: (一)桃園縣資優教育評鑑,先由各校自我評鑑後,再進行實地訪視評鑑。 (二)發放問卷請家長填寫。 (三)桃園縣資優教育評鑑週期應二年進行一次為宜。 (四)評鑑時間為半天,較難發現學校的問題。 三、評鑑結果處理 (一)大致上都同意此次評鑑公平客觀。 (二)績優學校成果發表有其必要,可將相關資料放在網路,供他校參考。 (三)未感受到後續追蹤輔導。 (四)有半數以上的資優班教師未看過評鑑報告。 (五)發放獎勵金給表現績優學校,建議不要限制為「經常門」。 四、受訪者背景對評鑑看法之影響情形 (一)評鑑時角色不同對評鑑看法大都數達顯著差異,評鑑小組認同度高於行政人員與資優班教師;行政人員的認同度高於資優班教師。 (二)教育背景:不同教育背景對評鑑看法大都未達顯著差異,合格資優班教師對評鑑認同度低於其它背景者。 (三)服務階段:服務於不同階段對評鑑看法大都未達顯著差異,高級中學受訪者認同度高於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受訪者,國民小學受訪者同意程度高於國民中學者。 (四)學校所在地區:服務於市區受訪者與服務於鄉鎮地 區受訪者對評鑑的看法差異不大。 (五)評鑑結果:優良受獎者同意程度高於通過標準者。 依據研究結果,本研究從以下方面提出相關建議: 一、對資優教育評鑑之建議 (一)對於評鑑方案之建議:使用多元方式進行,考量學校特殊性與背景。 (二)對資優教育行政單位的建議:明訂評鑑項目、指標及評鑑時間,加強資優教育評鑑理念宣導,設置常設評鑑組織,邀請更多資優班教師加入評鑑小組及參與規劃,可從多方面收集資料,發問卷給老師、學生及家長填寫,落實後續追蹤輔導,並進行資優教育評鑑 之「後設評鑑」。 (三)對於捰甈F單位的建議:接受資優教育評鑑前確實進行「自我評鑑」,平時資料落實建檔,了解評鑑目的,勇於接受評鑑。 (四)對資優教育實務工作者的建議:了解評鑑目的及意義,培養蒐集教學過程與學生學習成果資料的檔案管理技術,針對評鑑項目呈現書面資料。 二、對後續研究的建議 (一)研究範圍:台灣地區其他縣市資優教育評鑑之實施情形。 (二)研究方向:可以資優教育評鑑方案擬定與實施策 略、資優教育評鑑之後設評鑑指標建構、資優教 育指標建構等方向進行研究。Item 活躍老化:智慧型長照園區規劃之研究(2020) 陳惠珠; Chen, Huei-Chu透過智慧科技的導入,不但可以翻轉原本以人工流程的效率;也可透過資訊平臺進行服務管理,並進而透過數據分析來提升服務品質,甚至是達到創新服務;另外,透過系統的導入更有助於長照產業、照護員形象的提升。本研究目的希望能夠結合醫療照護、大資料、人工智慧、甚至區塊鏈等新一代的資訊技術產品,實現長照服務的智慧化和社區化,實現長照機構、家庭以及失能者個人與健康長照資源的有效利用和配置,提出建置一個智慧型長照園區之策略與可行性評估。本研究採用個案研究方法,首先以文獻分析方式,瞭解其他國家之作法;接著,分析目前國家現行相關政策及方案之反思;最後,以個案研究方式探究園區規劃目標、執行方法略與資源需求、財務與經濟效益分析、以及預期效果及影響。本研究結果先整理歸納活躍老化的決定因素及活躍老化策略所需考量之面向,並提出從健康、參與以及安全三大面向,提昇高齡者之生活品質的場域建置的可行性評估。本文除分析高齡化人口趨勢的挑戰、活躍老化的決定因素及活躍老化策略所需考量之面向,並提出因應高齡化社會智慧型長照園區規劃,希望建構友善且高品質健康照護環境,期能達到預防失能、活躍老化之終極目標。Item 淺談車用汽油噴射燃料系統的分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 2010-10-??) 沈文寅; 陳怡蓉; 陳惠珠Item 淺論台灣意識的變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2000-12-??) 陳惠珠Item 淺論台灣意識的變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2000-12-??) 陳惠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