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陳惠茹"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8 of 8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共讀童書文字指引策略對幼兒認字之影響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13-12-??) 陳惠茹; 張鑑如; Hui-Ju Chen; Chien-Ju Chang
    本研究以94 位就讀於桃園縣龜山鄉公私立托兒所3 至5 歲幼兒為對象,將幼兒均分為兩組,分別以文字指引策略及對話式共讀帶領實驗箱及控制組幼兒共讀20 本童書,探討成人採用文字指引策略帶領共讀活動對幼兒認字能力的影響。 研究結果發現: (1)採用文字指引策略共讀童書較對話式共讀能顯著提升幼兒整體的認字能力。(2)共讀童書文字指引策略能提升幼兒認字及目標字彙辨識能力。(3)成人在帶領幼兒共讀叢書過程中,特別針對某些字彙的字形、字音、和字義加以說明,並提供詞素覺識訓練, 可以顯著提財幼兒對這些目標字彙的辨識能力。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共讀童書文字指引策略對幼兒認字及認字後設語言能力之影響
    (2012) 陳惠茹
    本研究以94位就讀於桃園縣龜山鄉公私立托兒所3至5歲幼兒為對象,探討成人採用文字指引策略帶領共讀活動對幼兒認字及認字後設語言能力的影響。研究分三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先前測全體幼兒的一般認字及目標字彙辨識能力、詞素覺識和書本及文字覺識兩項認字後設語言能力,並調查幼兒家庭親子共讀及認字活動情形,依幼兒語言能力發展狀況,均分為實驗組及控制組,各每組各47人。第二階段進行童書共讀活動,由研究人員分別對實驗組及控制組的幼兒,採用文字指引策略及對話式共讀方式,於十週期間,每週進行兩次,帶領共讀二十本童書。第三階段進行認字能力、目標字彙辨識、詞素覺識、書本及文字覺識後測,比較兩組幼兒前後測各項分數的變化,並分析共讀童書文字指引策略對提昇3-6歲不同年齡層幼兒認字各項能力的成效。 帶領實驗組幼兒共讀童書時採用之文字指引策略,主要是以指讀文字的方式引導幼兒對文字的注意力,每次共讀時由書本封面開始,針對書名、作者、插畫家等部分加以說明,並強調閱讀慣例、圖文對照等書本及文字覺識的提示;另從每本童書中各選出二個目標字彙製作字卡,在共讀時另外加強說明其形、音、義,帶領幼兒進行字彙命名,並延伸造詞活動及同音異字的詞素覺識訓練。帶領控制組幼兒時,則以對話式共讀方式進行,運用對話回饋和討論互動的方式,邊說故事邊針對故事角色、情節做提問,要孩子預測情節的發展、或者搭配故事內容和孩子進行生活經驗的延伸討論。 研究結果如下: ㄧ、採用文字指引策略共讀童書較對話式共讀能顯著提升幼兒整體的認字 及認字後設語言能力 共讀活動後,參與實驗組文字指引策略共讀童書活動的幼兒,在一般認字能力、目標字彙辨識能力、詞素覺識、書本及文字覺識等四項分數都呈現進步的情形;控制組幼兒之各項能力,並未全面提升,甚至出現小幅退步的不穩定變化。以多變量共變數分析(MANCOVA)考驗兩組兒童在共讀活動介入後認字能力、目標字彙辨識能力、詞素覺識、書本及文字覺識的前後測分數差異,以幼兒在前測時的認字及認字後設語言能力為共變量進行統計校正,結果發現:實驗組和控制組幼兒整體的認字及認字後設語言能力的分數差有顯著差異(Wilks Λ=.79, F(4,85)=5.78, p=.000),以文字指引策略帶領共讀童書,對提升幼兒認字後設語言能力較對話式共讀具有顯著的效果。 二、共讀童書文字指引策略能提升幼兒認字及目標字彙辨識能力 在進行十週共讀活動後,實驗組幼兒的認字量平均增加5.87(SD=8.08),控制組增加2.89(SD=7.50),以認字前後測的差異分數為依變項,幼兒前測認字及認字後設語言能力做為共變量進行統計校正,多變量共變數分析(MANCOVA)的結果發現實驗組和控制組的認字進步情形有顯著的差異(F(1,88)=5.99,p=.02),若要藉由共讀童書來提昇幼兒的認字能力,以文字指引策略帶領幼兒共讀比採用對話式童書共讀更有成效。 參與共讀活動後,實驗組幼兒對目標字彙辨識能力平均進步1.74分(SD=2.40),控制組進步0.17分(SD=1.07)。以幼兒前測各項認字及認字後設語言能力為共變量,共變數分析的結果顯示實驗組和控制組幼兒前後測辨識目標字彙差(後測-前測)有顯著的差異(F(1,88)=25.27,p=.000)。成人在帶領幼兒共讀童書過程中,特別針對某些字彙的字形、字音、和字義加以說明,並引領幼兒進行字彙的造詞、及同音異字詞素的區辨,可以顯著提昇幼兒對這些目標字彙的辨識能力。 三、共讀童書文字指引策略能提升幼兒的書本及文字覺識 比較在共讀活動前後實驗組和控制組幼兒書本及文字覺識能力的分數改變情形,排除前測階段幼兒各項能力的影響後,兩組幼兒的書本及文字覺識差(後測-前測)有顯著的差異(F(1,88)=22.68,p=.000)有顯著的差異(F(1,91)=9.343,p=.003),其中筆畫及部件進步程度的差異達到顯著的水準,書本概念、閱讀慣例、及文字概念三部分則未達顯著。 以本研究所採用的文字指引策略帶領共讀童書,對增進幼兒之中文字筆畫和部件的知識比對話式共讀具有顯著的成效,也能同時提升幼兒的書本概念、閱讀慣例及文字概念的知識。 四、共讀童書文字指引策略能提昇不同年齡層幼兒認字能力 各年齡層幼兒在參與共讀活動後,認字能力均有進步,3-4歲組平均增 加3.63分(SD=6.42),4-5歲組平均增加6.27(SD=7.09),5-6歲組增加最多,平均增加7.75分(SD=10.15),本研究的文字指引策略帶領共讀,可以增進三個年齡層幼兒的認字能力,但5-6歲幼兒進步的幅度較大。 各年齡層幼兒在參與共讀活動後,對目標字彙辨認分數均有進步,3-4歲組平均增加1.19分(SD=1.47),4-5歲組平均增加2.13(SD=3.34),5-6歲組平均增加1.75分(SD=2.11),以本研究的文字指引策略帶領共讀,可以增進三個年齡層幼兒的目標字彙辨識能力。在共讀活動介入後,4-5歲幼兒進步最多,而這些幼兒也是一般認字能力較佳的一組,顯示原來認字能力較好的幼兒,在參與共讀活動後,能以原來的認字能力為基礎,出現較好的學習效果。 五、共讀童書文字指引策略能提昇不同年齡層幼兒書本及文字覺識能力 在書本及文字覺識能力部分,三個年齡層幼兒在共讀活動後均有進步,3-4歲組平均增加5.31(SD=7.14),4-5歲組增加1.40(SD=3.96),5-6歲組幼兒則平均增加2.56(SD=4.19),3-4歲幼兒進步最大,但三個年齡層幼兒的進步情形並未有顯著的差異。 由書本及文字覺識四個分測驗分析,三個年齡層幼兒在參與共讀活動後,書本概念、閱讀慣例、文字概念三個分測驗分數均有增加,且都是3-4歲幼兒進步幅度最大,而在筆畫及部件部分則是5-6歲幼兒進步最多。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幼兒部件概念發展與認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15-09-??) 陳惠茹; Hui-Ju Chen
    本研究以107 位3 至6 歲幼兒為對象,探討幼兒中文部件概念,實驗以30 個中文部件搭配形體相似之符號、英、日、韓文字母,要求幼兒從成對的字卡中選出中文部件,研究結果:一、幼兒在三個測驗的總平均分數為17.23 分,幼兒即使完全不識字,已在日常生活中接觸文字培養對中文部件字形的基本認識。二、3-4 歲、4-5 歲、及5-6 歲三個年齡層幼兒在部件測驗分數出現顯著的組間差異,顯示幼兒的中文部件概念隨著年齡增長,但同年齡層幼兒的部件概念發展個別差異甚大。三、幼兒部件概念與其認字能力具有顯著的正相關,部件概念發展愈佳,識字能力愈好。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幼兒部件概念發展與認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15-09-??) 陳惠茹; Hui-Ju Chen
    本研究以107 位3 至6 歲幼兒為對象,探討幼兒中文部件概念,實驗以30 個中文部件搭配形體相似之符號、英、日、韓文字母,要求幼兒從成對的字卡中選出中文部件,研究結果:一、幼兒在三個測驗的總平均分數為17.23 分,幼兒即使完全不識字,已在日常生活中接觸文字培養對中文部件字形的基本認識。二、3-4 歲、4-5 歲、及5-6 歲三個年齡層幼兒在部件測驗分數出現顯著的組間差異,顯示幼兒的中文部件概念隨著年齡增長,但同年齡層幼兒的部件概念發展個別差異甚大。三、幼兒部件概念與其認字能力具有顯著的正相關,部件概念發展愈佳,識字能力愈好。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指讀及文字討論之共讀方式對幼兒認字的影響
    (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2011-12-01) 陳惠茹; 張鑑如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成人以指讀及文字討論的共讀方式帶領幼兒閱讀童書對其辨認書中字彙能力的影響。四十八位平均年齡四歲三個月的幼兒,分成三組,在不同的成人閱讀指引方式下,共讀「三隻小兔」童書五次,並測試其辨認書中六個字彙的能力。研究結果顯示(1)在「指讀及文字討論」的共讀方式帶領下,幼兒辨認書中字彙的能力與參與「指讀及命名」、「純粹唸讀」共讀活動的幼兒有顯著差異。(2)在「指讀及文字討論」的共讀方式帶領下,幼兒出現較多自發性對印刷文字的討論,且自發的文字討論次數與其認字能力呈現正相關。文中並對未來相關研究及閱讀教學策略提出討論與建議。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指讀及文字討論之共讀方式對幼兒認字的影響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11-12-??) 陳惠茹; 張鑑如; Hui-Ju Chen; Chien-Ju Chang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成人以指讀及文字討論的共讀方式帶領幼兒閱讀童書對其辨認書中字彙能力的影響。四十八位平均年齡四歲三個月的幼兒,分成三組,在不同的成人閱讀指引方式下,共讀「三隻小兔」童書五次,並測試其辨認書中六個字彙的能力。研究結果顯示:(1)在「指讀及文字討論」的共讀方式帶領下,幼兒辨認書中字彙的能力與參與「指讀及命名」、「純粹唸讀」共讀活動的幼兒有顯著差異。(2)在「指讀及文字討論」的共讀方式帶領下,幼兒出現較多自發性對印刷文字的討論,且自發的文字討論次數與其認字能力呈現正相關。文中並對未來相關研究及閱讀教學策略提出討論與建議。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早期介入家庭支援服務之探討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2010-03-??) 陳惠茹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身心障礙學生離校後生涯轉銜與家長參與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2005-09-??) 陳惠茹
    身心障礙學生家長在子女的生涯轉銜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為協助身心障礙學生順利進入成人社會,專業人員應與家長積極合作,採取多元的措施,提供完整的生涯轉銜服務。主要探討身心障礙學生家長於轉銜服務中,可協助提供服務的途徑、檢視家長參與轉銜活動的成效,並探討專業人員增進家長參與轉銜服務的方式。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