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陳慧芬"
Now showing 1 - 3 of 3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創新金融教育方案對國小學童人際關係之影響-以遊戲教學為例(2012) 陳慧芬; CHEN,HUEY-FEN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探討「創新金融教育方案」對國小五年級學童人際關係之影響。研究方法採準實驗設計中的不等組前後測設計,以臺北市某所國小兩個班級的五年級學童為對象:實驗組與控制組各25名學生。實驗組接受為期8週,每週兩節課(80分鐘)的「創新金融教育方案」,控制組則接受一般的綜合活動教學。 本研究在「人際關係」的分析部分,是以「學童樂活問卷」的「玲瓏指數」為評量工具。實驗課程結束後進行「學童樂活問卷」後測,所得之「玲瓏指數」資料以單因子共變數分析、詹森內曼法進行統計處理,以瞭解本實驗教學之立即成效。實驗處理四週後進行「學童樂活問卷」追蹤測,所得之「玲瓏指數」資料以獨立樣本單因子共變數分析進行統計處理,以瞭解本實驗教學之延宕成效。 本研究結果顯示: 一、實施「創新金融教育方案」之立即影響成效,研究結果發現,差異顯著區在「學童樂活問卷」前測的「玲瓏指數」得分57.91分以上或44.73分以下。而前測得分在57.91分以上,此方案對其人際關係之提升並無幫助。若前測得分低於44.73分,實驗組後測分數則顯著優於對照組,有助於其人際關係之提升。 二、實施「創新金融教育方案」之延宕影響成效,效果並不顯著。 最後,研究者針對本研究的結果加以討論,並提出具體建議以做為日後實施「創新金融教育方案」或未來相關研究之參考。Item 希望理論在提升國小六年級英語學習低成就學生學習成效之行動研究(2011) 陳慧芬本研究旨在探討以希望理論為基礎的英語補救教學方案,能否提升學生的學習希望感與英語學習成就。過去研究顯示國小英語補救教學有實施的迫切性,而近年教育相關單位投注大量經費於國小英語補救教學,多以加強學生認知能力的方法進行補救教學,但卻顯示實際成效有限。本研究以正向心理學的觀點探討此議題,並更具體以C. R. Snyder希望理論為研究與課程設計之基礎,透過兼採認知與情意的方法進行補救教學。為了解本研究的教學方案設計,能否對英語學習低成就學生的希望感和學習成就產生正面影響,研究者以行動研究為方法,進入台北市希望國小(化名),擔任攜手潛能學習計畫之教學者,參與實際教學以進行研究。本研究參與者為六位六年級英語學習低成就的學生。研究結果發現:一、學生在兒童英語學習希望感量表之表現未達顯著進步;二、學生在英語成就測驗之進步皆達顯著;三、教學者的希望感也在過程中被提升。最後,依據研究結果,對教學者、學校行政團隊、家長以及未來研究者提出建議。Item 豪斯「途徑-目標理論」在國民小學行政之應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1990-06-??) 陳慧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