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陳美燕"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20 of 130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2010年全國身心障礙國民運動會服務品質與滿意度之研究
    (2010) 葉雪鳳; Yeh, Hsueh-Feng
    本研究旨在瞭解2010年全國身心障礙國民運動會的服務品質與滿意度情形。本研究採調查法,共發放1,20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計802份,其中包括選手465份、隊職員337份。研究工具除了人口統計變項問卷外,還包括服務品質量表與滿意度量表。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獨立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雪費事後比較、皮爾森積差相關與一般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處理與分析。本研究主要結論如下: 一、參與者男性多於女性,教育程度與收入偏低,且年齡層以31-50歲為主,參與者多是第一次參加本運動會,缺乏國際相關賽事參與經驗。 二、不同參與者特性,例如:性別、殘障別、參加身份等,在服務品質各構面與滿意度有顯著差異存在。 三、參與者在「周遭環境」、「場館設計」、「設施安全」、「作業流程」、「時間流程」、「活動社交」等服務品質構面與滿意度之間具有正相關。 四、服務品質構面中以「專業」、「設施安全」、「時間流程」、「活動社交」對滿意度具有顯著解釋能力。 整體而言,參與者對本屆運動會服務品質之滿意度均呈正向評價,基於上述研究發現,本研究就實務面與後續研究等方面,提出建議,期能提供往後全國身心障礙國民運動會主辦單位一個改善的依據,創造更優質的賽會環境,同時提升身心障礙族群的運動權。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2017世界大學運動會選手賽後代言之效果-以適配假說探討
    (2019) 李品萱; Lee,Pin-Hsuan
    2017臺北世界大學運動會於2017年8月19日盛大舉行,我國各項目選手表現優異,以26金、34銀以及30銅的佳績來結束本屆賽事,並透過媒體的報導與宣傳,使選手們人氣迅速攀升格並受到各界的關注。因此世大運選手們並沒有因為賽事的結束而隨之然消失,反而因高升不降的人氣讓許多企業見了新的商機,選手們在賽後接下了許多廣告代言等,這樣的狀況在臺灣實屬難得,此現象就像是這次臺北世大運所帶來的一股熱潮。有鑑於此,本研究主要藉由適配假說的概念來探討2017臺北世大運賽後選手們帶來的廣告代言效果。透過網路問卷進行調查受試者人口統計變項、運動代言人適配度、消費者對代言商品之態度、選手形象效益以及購買度效益等變項差異與關聯性,共回收404份有效問卷,並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以及多元迴歸分析進行資料處理與分析。研究結果發現:受試者以女性、21-30歲、大專/大學、學生以及可支配零用錢在1,5000以上人群為居多;不同性別在適配度與購買效益構面中有顯著差異;購買效益與態度呈現顯著正相關;廣告效果與購買效益呈現顯著關係。因此本研究建議,未來聘請運動員擔任代言人時,應凸顯出運動員的特色以及加強該品牌或商品的形象宣傳,增加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傾向提升購買意願與消費者改購其代言商品的可能性,並在宣傳方面多以女性做形象宣傳,提升女性消費者之購買效益,方能產生有效的廣告效果效益。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2022亞洲同志運動會參賽者參與動機、涉入程度與滿意度之研究
    (2023) 張智瑋; Chang, Chih-Wei
    參賽者的參與動機是促成運動賽會的一個重要因素,參賽者基於不同的動機需求與對賽會的涉入程度,便會驅動其持續參與該項賽會。另外,過去研究也顯示運動賽會的參賽者動機與涉入會影響其對賽會的滿意度,2022亞洲同志運動會的舉辦也呈現臺灣透過運動賽會凸顯性別平權與友善城市的效益。本研究之目的在於瞭解2022亞洲同志運動會參賽者人口統計變項與特性;探究參賽者之參與動機、涉入與滿意度之間的相關性;以及分析參賽者之參與動機、涉入對滿意度的預測力。本研究以立意抽樣方式進行,研究對象為2022亞洲同志運動會的國內參賽者,於比賽結束後以線上問卷方式寄送至參賽者信箱調查,共回收有效問卷335份。本研究工具有參與動機量表、涉入量表、滿意度量表與人口統計變項,資料處理與分析包括描述性統計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多元迴歸分析。研究結果顯示 一、參賽者生理性別為男性 (62.4%)、性取向為同性戀 (47.8%)、年齡介於21-40歲 (87.2%)、教育程度大學 (67.5%) 居多。 二、參與動機、涉入程度及滿意度方面呈現顯著正相關。特別是「心理需求」和「情感涉入」在滿意度的品質因素上具有較高的相關程度。 三、參與動機、涉入程度對整體滿意度有顯著的預測力。本研究建議在賽會應該藉由強化參賽者的情感連結,並且優化服務品質,進而提高參賽者對賽事的滿意度和忠誠度,並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到這個有意義的活動中來。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ABL觀眾觀賞動機、體驗行銷對再購意願之研究
    (2021) 梁瑞昕; Liang, Jui-Hsin
    在高度開發的社會與經濟繁榮的國家,促進職業運動的形成與發展,職業運動在歐、美以及日本等國家,對經濟帶來相當的利益與貢獻,2017年臺灣組成寶島夢想家純職業籃球隊加入東南亞職業籃球聯賽(ASEAN Basketball League,以下簡稱ABL),在2018-2019賽季主場開幕當周兩場賽事共吸引1萬1,200位觀眾,更突破新台幣400萬的營收,為臺灣職業籃球帶入新里程,而職業運動最重要的即是觀眾,觀眾的支持是職業運動發展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以ABL 2019-2020賽季臺灣觀眾作為研究對象,以瞭解觀眾之觀賞動機、體驗行銷對再購意願之情形,本研究採立意抽樣,於社群平台上發放問卷,有效問卷為237份,問卷回收率為82.5%,其研究工具包含觀賞動機量表、體驗行銷量表、再購意願量表與個人基本資料問卷,問卷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及階層多元迴歸分析進行資料處理與分析。研究結果發現觀眾之觀賞動機呈現中度同意(4.22),體驗行銷呈現中度同意(4.26),再購意願項中呈現中高度同意(4.58)。再者,在不同門票可接受價格、有關看電視轉播、有購買周邊商品之觀眾在觀賞動機、體驗行銷及再構意願上有顯著差異性。另,觀賞動機「我隊」、體驗行銷「感官」及「情感」對再購意願上有顯著的預測力,因此,本研究建議球隊可針對門票價格較低之觀眾加強體驗行銷之體驗感,並透過屬地主義之主場經營,提升球迷觀賞動機及體驗行銷之滿意度,進而增加再次進場觀看及推薦他人之行為,以達球團永續經營之目的。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一位菁英圍棋運動員養成歷程之個案研究
    (2024) 周俊勛; Chou, Chun-Hsun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一位體育老兵的自我敘說:在中國大陸舉辦之國際運動賽事
    (2020) 蔡賜爵; TSAI, Szu-Chuen
    本研究目的在透過一位長期在社會體育領域中耕耘之體育老兵之敘說,重建其參與在中國大陸舉辦之國際運動賽事的歷程。敘說方法是探究生命經驗的方式之一,這是一種有組織的評價過程,對於自我認同的構成尤為顯著,個體敘說特定的生活事件並組織意義單元。資料分析方式包括敘述訪談法與事件敘述法,研究範圍包括1998亞洲體育節、2001北京世大運、2008北京奧運、2010廣州亞運、2011深圳世大運、2013天津東亞運。資料來源包括訪談逐字稿、文件、相片、影片等。研究結果包括應變小組發言人與影響力、兩岸政策與政治氛圍、中華臺北/臺灣、重大事件之危機處理。最後,本研究提出整合資源建立對策研究機制、重視戰術亦需重視戰略、以兩岸交流作為未來國際交流之基礎、應以高標訂定國際賽會奪牌成績、以及應有效分配運動協會資源等建議,提供相關政策制訂單位參考。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三項運動選手參與動機與環境屬性對參賽滿意度之研究
    (2014) 陳旭祥; Chen, Hsu-Hsiang
    本研究之目的為探討三項運動選手參與動機、環境屬性對於滿意度之影響,並以參與2013年Challenge Family Taiwan選手為研究對象,採用問卷調查法蒐集相關資料,問卷內容包含參與動機量表、環境屬性量表、參賽滿意度量表以及三項運動人口統計變項四個部分。研究者是以便利抽樣的方式進行問卷發放與調查。回收資料以SPSS19.0進行資料處理,所得資料經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獨立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事後比較方法、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一般多元迴歸分析。 本研究的結果與結論為:三項運動的參與者以男性選手、平均年齡為36歲、具大學(專)教育程度、平均月收入在58,000元、職業以工商服務業者居多;不同教育程度之三項運動選手在參與動機上之吸引力構面有顯著差異;不同教育程度之三項運動選手在環境屬性之景觀效益構面有顯著差異;參與動機、環境屬性與滿意度之間顯示顯著的正相關;參與動機之自我展現、吸引力與環境屬性之安全、景觀等4個變項對滿意度有顯著的預測能力。本研究建議賽事推展單位應強化選手的參與動機、環境屬性、服務品質與效率,提升賽會滿意度,切實掌握賽會的整體規劃與核心價值,以提升賽事品質,營造優質的運動環境。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上班族養生認知與健康促進生活方式之研究──以中華電信員工為例
    (2010) 甘台; Kan Tai
    在物質文明迅速增長的同時,因生活方式的不同,導致現代文明病日益侵害人們的健康,健康是人類非常寶貴的財富。許多學者認為養生認知與健康促進的生活方式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對組織而言,員工的健康是企業組織的最大資產,因為工作效率的提昇才能為企業組織賺進更多的財富。而擁有良好身心健康的員工才能迅速完成企業目標、創造利潤,另一方面更可降低公司在醫療支出、照顧孱弱員工的相對成本 。本研究之目的在於了解與分析組織員工的養生認知與健康促進生活方式之間的關係,並分析不同人口統計變相員工與其養生認知在健康促進生活方式之預測力。本研究將以中華電信七個服務轄區之員工為研究對象的母群體1,046人,採用便利抽樣,抽出502個樣本。研究工具包括人口統計變項、養生認知量表、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本研究將運用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獨立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多元迴歸分析進行資料處理與分析。結論:(一) 依人口統計變項比較受訪電信員工發現,女性較男性有比較好的養生方式認知外,其餘的養生認知構面均未達顯著差異,另外年齡及工作屬性方面,在養生認知整體構面上均具有顯著差異。在養生認知有部分顯著差異;(二) 依人口統計變項比較受訪電信員工發現,在健康促進生活方式有顯著差異;(三) 電信員工養生認知與健康促進生活方式有相關及顯著差異;(四) 養生認知對健康促進生活方式具有顯著的預測力。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中華民國冰球協會組織效能之研究
    (2022) 鍾一鳴; Chung, YI-MING
    摘要 治理機制,是組織與其互動之關係組織所共構形成的體系,在體系內,與 所有個別組織成員,以善治基本原則,運用組織、成員、規章與財務等資源為 核心的互賴關係,以善治的最佳法則策略及彼此依賴的權力關係為客觀性機 制,以溝通與責信等社會互信互動關係為主觀性機制,進行體系內組織之間的 整合性經營,為組織共同願景努力的共治、共享、共榮的運作架構。教育部體 育署於 2016 年開始依據《國民體育法》第 33 條及「特定體育團體輔導訪視及 考核辦法」每年辦理奧亞運特定體育團體訪評,以提高各體育團體之管理績效。 績效管理係藉由績效評估對於組織的管理作為進行控制,導引組織人員向組織目標前 進,而評鑑主要是針對組織之「績效」做評估,檢視組織是否有效率的達成其目標。本 研究目的在瞭解中 華 民 國 冰 球 協 會 目前運作的現況,以及會員對協會的滿意度。本研 究以調查法針對中華民國冰球協會 200 位會員進行問卷調查,有效問卷為 166 份。問 卷內容包括組織會務運作、會計制度及財務狀況、國家代表隊訓練、遴選及參賽制度、 業務推展績效與民眾參與規劃之重要度與滿意度問項,共 30 題。 本研究以IBM SPSS 23.0 中文視窗版統計套裝軟體進行資料處理與分析,採用方法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 t 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重要性和性能分析法法來探究研究問題。本研究結果如下: 冰球協會以男性、大學/大專校院教育程度、商業/自由業居多。不同性別的會員在組織 與會務運作、民眾參與重視程度上有顯著差異存在;不同性別的會員在組織與會務運 作、會計制度與財務、選訓賽務滿意程度上有顯著差異存在,且均是男性會員高於女性 會員。重要-表現程度分析發現,人事制度完整、行政業務辦理效能、政府經費補助等 項目為急需改善;組織架構/各項章程/規則清楚、確實執行年度計畫、財務狀況透明、財務稽核與管理、選手、教練、裁判教育訓練活動、選手分級制度國手選拔方式、國家 代表隊訓練、運動選手培育、運動禁藥宣導與教育、協會之官方網站、建置社群網路、 辦理賽事時設置運動傷害醫護站等項目為優勢繼續保持。本研究之實務建議為冰球協會 應加強改善人事制度及強化行政業務辦理效能。本研究進一步研究建議,在研究對象方 面,增加研究對象數量及擴大研究對象層面;在研究方法方面,發展量化研究、質量混 合研究及歷史研究法;而在研究主題方面,加深加廣治理機制體系、針對組織發展歷程 研究及發展個案研究,使未來後續研究經由質量並進,累積特定體育團體治理機制的結 構完整性,將有助於研究領域和強化協會的發展。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中華民國體育運動舞蹈總會會員對組織效能之重要與表現程度分析
    (2021) 劉渼麗; YEH LIU, MEI-LI
    2018 年政府為提升非奧亞運特定體育團體的組織會務、會計與財務及業務推廣效益,並且配合國家重點運動政策之發展與相關法令之規定,達成推展國家競技體育政策之目標,協助非奧亞運特定體育團體有效進行前次建議之改善,開始辦理非奧亞運特定體育運動團體訪評以瞭解各非奧亞運體育運動組織的組織效能。本研究目的在瞭解中華民國體育運動舞蹈總會會員人口統計變項,探討不同人口統計變項的中華民國體育運動舞蹈總會會員在組織效能各層面的重要與表現程度差異情形,以及分析會員對中華民國體育運動舞蹈總會在組織效能層面改善情形之優先順序。本研究共回收有效問卷 349 份,有效回收率為 87.25%,同時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 t 檢定、獨立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重要與表現程度分析進行資料處理與分析。研究結果發現,會員以女性居多,;教育程度以大學或大專校院居多;會員年資集中在 6 年以下;職業以專技人員為多;年齡全距為 18 至 78 歲,平均年齡為 41.48 歲。另外,研究發現不同背景變項(性別、教育程度、年資)的會員在組織與會務運作、會計制度與財務狀況、國家代表隊選訓賽、業務推展、民眾參與的重要與表現程度的差異性分析多未達顯著差異。同時,本研究也呈現五個組織效能層面的問項優先順序的重要與表現程度分析。最後,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提出結論和建議。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主題性路跑參與者參與動機、涉入程度與滿意度之研究
    (2014) 湯雅琪; Tang, Ya-Chi
    路跑活動在臺灣興起,大型馬拉松路跑賽事持續增加外,主題性路跑也成為民眾愛好的路跑形式之一,顯示臺灣民眾對於身心健康及休閒概念日益重視。主題性結合高人氣的路跑賽事,使參與者有更多元的路跑賽事可以選擇並投入,而延伸出本研究之研究目的為透過瞭解主題性路跑參與者,來分析個體對主題性路跑的參與動機、主題性路跑結束之後對路跑的涉入程度與整體賽事的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方法:本研究透過問卷調查法的方式,來瞭解參與者的特性、動機、涉入程度及滿意度,並以「頂宵Yeah跑」、「超級英雄路跑」及「活屍路跑」的參與者為研究對象,總計發放問卷500份,剔除無效問卷後,有效問卷455份,回收率為91%。採用統計套裝軟體SPSS 18.0 進行分析,主要統計方法: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獨立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雪費事後比較法、皮爾森積差相關及多元迴歸分析。本研究結果為:主題性路跑參與者為男性、年齡層以21-30歲、具有專科、大學教育程度、收入方面在20,000元以下、職業以學生居多;不同性別在社交因素上有顯著差異;不同年齡層與教育程度對好奇與學習觀光因素、健康與挑戰因素及文化休閒體驗因素有顯著差異;不同教育程度在涉入程度及滿意度各因素中有顯著差異;不同年齡層在涉入程度及滿意度中品質因素與身心因素有顯著差異;參與動機、涉入程度與滿意度之間呈現顯著正相關;參與動機中社交因素、健康與挑戰因素、文化休閒體驗因素與涉入程度各因素皆對滿意度有顯著預測能力。本研究建議主題性路跑主辦單位應加強參與者的社交因素及認知因  素,並改善服務品質以提升滿意度,加強工作人員的教育訓練。呈現主題時不失去路跑的核心價值,藉由主題性路跑的發展,讓更多參與者加入路跑運動,並延續主題性路跑的賽事承辦及達到全民運動的目的。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乘客於機艙內使用行動裝置之研究:解構式計畫行為理論之應用
    (2017) 蔡易霖; Tsai, Yi-Lin
    本研究以解構式計畫行為理論為基礎,旨在探討乘客於機艙內使用自攜行動裝置之現況與行為意圖,並進一步探討影響行為意圖之因素及各變項間的關係,以桃園國際機場及松山機場之臺籍旅客為研究對象,採立意抽樣方式進行問卷調查,先透過預試建構本研究量表之信效度,正式施測獲得有效樣本共546份,透過SPSS 22.0軟體,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以及一般多元迴歸進行資料處理與分析。本研究所得結果如下:一、不同搭機頻率之旅客在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及行為意圖上皆有顯著差異;不同搭機目與搭乘航線之旅客在知覺行為控制上有顯著差異。二、知覺有用性、知覺易用性、相容性對態度皆有正向顯著影響,以知覺有用性最具影響力,三者對態度有顯著的預測能力。三、同儕影響、上級影響對主觀規範皆有正向顯著影響,同儕影響具有較高的影響力,兩者對主觀規範有顯著的預測能力。四、自我效能、助益條件對知覺行為控制皆有正向顯著之影響,自我效能的影響力高於助益條件,兩者對知覺行為控制有顯著的預測能力。五、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對行為意圖皆有正向顯著影響,以態度的影響力最強,三者對行為意圖有顯著的預測能力。基於前述發現,本研究建議航空業者應以目標市場和營運模式作為定位依據,進而針對現有及未來機隊之軟硬體設備,評估其提供之機內娛樂服務功能是否符合目標市場乘客之使用需求、能否達到成本效益,甚至進一步產生額外收入。此外,建議未來研究可針對不同艙等、航點航線、飛航時間、航空公司經營模式、現有機隊與未來採購機種進行探討,在研究方法上則建議可透過結構方程式模型探討解構前置信念是否透過態度、主觀規範及知覺行為控制對行為意圖產生影響,而研究變項則建議將實際行為納入探討,也可將新興機內科技產品服務之娛樂性、科技創新性,以及消費者對航空公司的信任傾向等變項納入探討。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以休閒觀點探討公務人員工作價值觀之研究
    (2014) 楊淑淩; Shu-Lin Yang
    隨著環境變化及配合行政院組織改造,當前各部會面臨組織重整之際,除了業務賡續推動外,組織人員適應新組織文化,如何調適身心和工作態度實為一重要課題。本研究目的即在於瞭解各部會公務人員之特性與現況,並使用問卷調查法,以各部會公務人員為研究對象,分析不同各部會公務人員在休閒態度、工作價值觀的影響與相關情形。其中研究工具包括休閒態度量表、休閒參與表、工作價值觀量表與各部會公務人員基本特性問卷,並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與相關分析進行資料處理與分析。本研究共收集436份有效問卷,其分析結果與結論如下: 1.各部會公務人員以女性、未婚者、世代分布以六年級、具研究所以上者教育程度、服務年資5-15年及擔任非主管職務者居多。 2.各部會公務人員每週平均參與休閒活動次數,以不固定者,及休閒活動時段以假日為居多。 3.不同特性公務人員在休閒態度、工作價值觀上,部分構面具有顯著差異。 4.公務人員的休閒態度、工作價值觀具有顯著相關。 因此,本研究建議各部會應善用年輕世代活潑、有創意及資訊能力的特質,以鼓勵同世代以共同語言表達並發揮創意,將生硬法令及宣導轉為生趣易懂之方法;人事單位定期舉辦休閒活動、開設進修和人際關係課程,加強不同世代溝通;公務人員能定期從事休閒活動且每週運動不少於三次,適當參與休閒有助於身心放鬆,對於工作能更有驅使動力。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以投入產出模型探討運動服務產業的產業關聯效果
    (2016) 張文檀; Chang, Wen-Tan
    本研究以投入產出模型(input-output model)探討運動服務產業的產業關聯效果。研究目的包括:瞭解臺灣運動服務產業的特性與現況、估算不同運動服務產業的投入與產出結構、向前關聯效果與感應度,及向後關聯效果與影響度。本研究以行政院主計總處2015發布之2011年臺灣地區產業關聯表之生產者價格交易表為基礎資料,依據運動產業發展條例 (教育部體育署,2012) 將運動服務產業劃歸為12項,輔以2011年中華民國行業標準分類(第9次修訂)及工商及服務普查資料,得實際操作之31部門投入產出交易表。研究結果顯示:運動服務產業屬於勞力密集的產業;運動行政管理服務業、運動表演業、職業運動業、運動場館業,及運動資訊出版業等5項,其產出主要是供作中間投入之用;運動保健業、運動休閒教育服務業、運動博弈業、運動用品及器材租賃業、運動旅遊業、運動傳播媒體業、運動用品或器材批發及零售業等7項,其產出主要是供作最終產品使用。12項運動服務產業中,運動表演業與運動行政管理服務業為易帶動上游產業發展的領導型產業,其餘10項運動服務產業則皆屬不易帶動上下游產業發展的低關聯效果產業。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以投入產出理論探討不同經營型態之運動場館產值
    (2018) 吳承諭; Wu, Cheng-Yu
    運動產業指的是提供消費者在運動及休閒娛樂的相關產品、設施、場地及服務等的相關產業或組織。運動場館業是運動核心產業之一,凡從事室內(外)運動場館經營管理之行業均屬之。而運動場館經營良窳與創造之產值,往往僅能從財務報表瞭解營運狀況,但其對整體運動相關產業貢獻之真正產值,卻是會計面無法呈現的。爰此,本研究之目的係針對不同經營型態運動場館業之產業關聯進行分析,分別以運動中心及民營運動場館為研究對象,探討其整體經濟之直接、間接及衍生性價值,從而得知其產業關聯。研究方法是以投入產出模型為架構,資料來源為運動場館之財務報表、營運支出細項及工商普查資料,並以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之全國產業關聯表予以設算,分別針對公辦民營與純民營之運動場館評估產值與進行差異分析,希冀得知單一運動場館對整體產業貢獻之產值,藉由分析排序其與各行業細類之產業關聯程度,瞭解其貢獻分配之情形。資料處理與分析方法是以產業關聯表之編算將支出項目歸類,重新編製各運動場館之產業關聯表後計算產值總額。研究之結果得知運動場館對整體經濟的產出效果,為其營運投入之兩倍有餘,顯示運動場館業對於經濟貢獻遠高過財務報表的損益;另藉由各場館專屬產業關聯表,分析各部門關聯係數並予以排序,俾提供經營業者策略聯盟選擇之建議。運動場館之產值非僅是財務報表上的營業利益,本研究希冀探討運動場館對整體產業真正之價值所在,讓運動場館經營業者瞭解產業價值並得以深入分析產業關聯,強化未來發展策略;亦建議政府儘速扶植運動場館業,對於提升我國經濟發展、促進民眾規律運動,及增進社會福祉,均會有莫大成效。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以資料視覺化觀點分析臺灣運動現況與消費支出資料庫之關聯性
    (2019) 陳秋丰; Chiou-Feng Chen
    在資通訊快速轉換的社會趨勢下,資料量不斷加倍成長,龐大的資料帶來了更多值得研究的隱藏資訊。次級資料分析便是從與主題相關的文獻或過往的資料中整理蒐集完成後進行的分析。次級資料分析是透過既存的大型研究資料庫 (例如:中央研究院社會變遷調查) 或政府統計資料 (例如:工商普查) 來對該研究進行深化實證探究的方法。而資料視覺化是透過圖像化工具 (例如:各種統計圖表、立體模型等) 從複雜浩大的資料庫中篩選出合適且可用的數據資料,經由轉化或介接分析後,進而成為簡易閱讀、容易理解的可靠訊息,資料視覺化可以快速提供即時的方式理解資料。此外,政府開放資料為近年研究的熱門議題,我國政府也將其資料列為政策一大重點,並要求其所屬機關開放資料給予社會公眾使用。以教育部體育署而言,目前有將近 20 個資料庫,因為委辦或承辦單位不同, 目前較缺少整合或介接分析。因此,本研究目的是從非反應式研究角度,探究不同資料庫整合後,視覺化分析呈現的樣態。本研究以體育運動資訊相關之運動現況調查、運動消費支出、體適能等資料庫為例,探究不同資料庫進行視覺化分析的樣態。本研究發現任何的資料分析及視覺化之前,首先應將資料再整理與計算, 有乾淨、完整和有意義的資料,才能呈現真實的現況。其次,根據研究目的與設計,將資料庫進行介接或合併,例如:歷年規律運動人口與縣市對應之趨勢;各縣市運動現況與消費支出之關聯。最後,從資料可呈現性的角度,以多元圖像方式呈現其資料視覺化分析,亦可展現出更有效果的資料訊息傳之遞能力,但是, 從學術研究角度仍須強化資料的可檢驗性與價值性,並進一步進行量化的技術分析。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以關係品質觀點探討HBL球隊、學校形象與贊助商之連結
    (2017) 王維琳; Wang, Wei-Lin
    適當的運用關係品質之概念可有效的增加消費者的忠誠度,而忠實的顧客也正是企業獲利的基石,認為關係品質包含滿意度和信任的概念,良好的關係品質可降低消費者的不確定性。此外,透過贊助商的介入,使高中籃球聯賽(簡稱HBL)和學校形象之間的三者關聯,能夠進一步的探討其影響和發展。本研究目的是以HBL球隊為研究對象,以關係品質觀點探討HBL球隊、學校形象與贊助商之連結,並以學校老師、教練、籃球聯盟組織職員、贊助商和記者為研究參與者,採用文獻分析和質性訪談法進行資料收集,深入的暸解本研究主題。研究方法包括三角檢核法、同儕檢核和成員檢核增加研究信實度。研究結果:首先,暸解HBL球隊與學校形象形塑的歷程,發現球隊源起到贊助商的加入,使得整體球隊與學校能有很大幅度的進展。接著,利用關係品質概念作為輔助理論依據,由信任、承諾和滿意三個面向做討論。最後,歸納分析三者之影響,分成展望與隱憂做討論,發現優劣之間為雙面刃,HBL聯賽的進步,與三者的連結有著重要的關聯,對於未來的發展方向有其影響。建議:本研究分成學術建議和實務建議,學術建議是希望能夠以不同的研究策略做質化之深入探討和比較,而實務上的建議則希望能夠減少三者之間的負向影響,針對球隊和學校經營的連結能夠更緊密,另外,聯盟組織訂定適切的規範,使未來發展能夠更加順利。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企業運動指導員主動性人格、生涯適應、工作倦怠與職業幸福感之研究
    (2022) 許睿軒; Hseu, Ruey-Shiuan
    教育部體育署自2018年起推動企業聘用體育運動專業人員擔任運動指導員政策,以推展職工運動及促進體育運動相關背景專業人員就業,希望能藉此建立企業體適能概念及運動樂趣,培養及建立職業勞工長期運動習慣,透過運動幫助提升工作效率,因此,企業運動指導員之生涯發展因受到企業重視,以利於企業獲取最大的效益。自政策開始至今已累積400名以上企業運動指導員獲得聘用。本研究目的在於討論企業運動指導員之主動性人格、生涯適應、工作倦怠與職業幸福感。本研究於教育部體育署之運動指導員資料庫發放問卷並回收有效問卷127份,研究工具包括主動性人格量表、生涯適應量表、工作倦怠量表、職業幸福感量表與個人基本資料問卷,並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和一般多元迴歸分析進行資料處理與分析。研究結果發現,不同年資及身分別之企業運動指導員,其主動性人格具有顯著差異,其中不同年資之企業運動指導員在工作幸福也具有顯著差異。企業運動指導員之主動性人格、生涯適應與職業幸福感具有顯著的正向關係,而工作倦怠與職業幸福感具有顯著的負向關係。主動性人格、生涯適應之信心對於職業幸福感具有顯著的正向解釋力,工作倦怠則對職業幸福感具有顯著負向解釋力。因此本研究建議,企業在輔導運動指導員時,因以提升主動積極度、信心為核心發展增能培訓課程,並持續追蹤企業運動指導員工作倦怠之情形,以提升其職業幸福感,為企業創造長期效益。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健身俱樂部私人教練課程之顧客參與動機與服務品質之研究
    (2014) 賴姮蓉; Lan, Heng-Jung
    私人教練課程,在外商健身產業進駐來台便開啟此專業服務市場,亦是健身俱樂部另一收入來源。目前國內各大健身產業甚至個人健身工作室都有此課程服務,提供顧客一項專業的私人健身服務。鑑此,本研究以探討健身俱樂部私人教練課程之顧客特性分析,並了解不同背景變項對參與動機與服務品質之差異情形,以提供給相關產業與私人教練專業者未來規劃與經營方式之參考。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研究內容包含參與動機量表、服務品質量表、以及人口統計變項三個部分。就世界健身中心臺北市八家分店目前參與私人教練課程之顧客為研究對象,以便利抽樣方式進行問卷調查,正式施測問卷發放600份,有效問卷386份。回收資料以SPSS 20.0進行資料處理,經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雪費事後比較方法、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研究結果為,參與健身私人教練課程顧客,以女性略多於男性,年齡層以20-29歲、大專院校學歷最多,婚姻狀況以已婚者且無小孩佔多數,職業以其它 (家管與學生) 最多,參與課程時間以一年內佔多數,接觸課程原因以同事、親友介紹,續購原因為課程效果;不同教育程度在參與動機之壓力情緒、社交休閒有顯著差異;不同教育程度在服務品質之關懷性有顯著差異;參與動機與服務品質之間有顯著相關。彙整本研究之分析與討論,提出以下建議:一、以顧客的角度與思維來衡量私人教練課程的服務,了解尋求健身私人教練課程顧客之目的,提昇顧客動機增加參與意願。二、強化健身私人教練專業素質、提昇課程品質及週邊環境之品質維護。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優秀游泳選手生涯規劃:同盟關係觀點
    (2022) 張政傑; Chang, Cheng-Chieh
    隨著競技的水準提升,教練與選手相處的關係品質也越來越重要,教練與選手必須設定欲達成之目標、相互理解彼此的工作與任務,並且共同面對問題、解決問題,本研究以教練選手同盟關係為出發點,探討教練與選手間的互動關係模式,如何實際影響選手的生涯適應與生涯轉換之情形。本研究係以質性研究的角度,針對國內優秀游泳教練以及其曾指導過的選手進行深度訪談,透過瞭解教練與選手的相處情況,以及對選手們的生涯適應與生涯轉換之規劃,並參照實際訪談的情形進行內容分析,探究教練選手同盟關係對生涯適應與生涯轉換之影響。研究結果顯示:一、教練會將目標分為學業目標與競技目標,並依據選手特質的不同給予符合其能力的任務分配,而教練與選手雙方皆能在追尋共同目標中獲得成就感。二、教練會先與選手共同關注未來想從事的領域,並讓選手為自己的升學做決定,若選手想從事非體育相關領域會充分表現對生涯的好奇心,反之亦然;相較於教練充分相信選手,選手對生涯信心則較為缺乏。三、在運動階段,教練會自我充實、與各領域人才合作,提供選手們優質的訓練環境;心理發展階段,教練不僅關心現役選手,也時常透過通訊軟體聯繫畢業生的情感;在心理社會階段,選手與教練一直以來關係都亦師亦友,即便選手畢業多年都能保持良好互動;學業階段或職業發展能提供幫助的不僅只有教練,畢業的學長也能提供大量協助為學弟們解惑。針對研究結果提出實務面建議,教練在為選手進行生涯輔導時能主動關心選手近況、建立其自信心,並與畢業生共同協助在校選手之生涯發展;未來研究建議可與不同理論模式比對,並擴大研究樣本,使未來研究更為完備。
  • «
  • 1 (current)
  • 2
  • 3
  • 4
  • 5
  • 6
  • 7
  • »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