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陳龍"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中風防治識能衛生教育介入效果研究-以台北市某國小六年級學生為例
    (2015) 陳龍; Lung Chan
    腦中風是國人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在前人努力下死亡率持續下降,但隨著高齡社會來臨,腦中風病人的數目也將會大幅增加。腦中風的危險因子是可以透過教育去改變的。當中風發生時,迅速認知中風症狀,立即就醫。靜脈注射血栓溶解治療是目前唯一的治療急性梗塞型中風的方法,但許多病患無法於3小時內趕到醫院,錯失接受治療的良機。提升治療比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減少到院前延誤,教育介入就是最有效方式。現今醫師工作場域已經從醫療場所進入社區,推動全人醫療,而學校就是社區一部分。本研究是以六年級學童及家長為目標,透過創新傳播介入課程介入課程去改善學童中風防治識能。希望可以教導學童腦中風的危險因子、症狀及治療,培養學生健康行為,並透過親子共學,影響家長一起去實踐健康生活。本研究証明實驗介入組的學生及家長有良好「中風防治識能」提升程度上達到顯著統計意義,其中實驗介入組的「中風危險因子」、「中風症狀」、「正確指出腦部是受損器官」及「正確中風處理」等變項均達統計學上顯著意義。本研究設計介入課程可以有效提升中風正確處理方式,糾正不正確的處理觀念。實驗介入組不論在「中風危險因子」或「症狀知識上進步成為早期採納者或創新者」的人數在實驗結束後均有增加。在教學成效問卷中,課程內容為大多數學生及家長所接受,此介入課程亦可誘發學生回家後與家長持續討論中風的症狀、預防及其治療方式,也能改變學生及家長的健康行為。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公營運動場館民眾使用滿意度調查研究-以台北縣立新莊體育場為例
    (2007) 陳龍; CHEN LUNG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民眾使用台北縣立新莊體育場運動場地設施之現況,並瞭解使用運動設施後滿意及其原因,進而明瞭造成民眾使用運動場地設施滿意相關因素,最後再探討其滿意程度與再購意願的關係。研究對象為台北縣立新莊體育場內使用或租借運動場地設施之民眾。研究工具為「公營運動場館使用滿意度調查問卷」,進行問卷調查。根據實際調查所得資料,以描述統計(descriptive statistics)、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皮爾遜積差相關(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研究結論如下: 一、使用對象方面:以學生居多(43.3%), 15-32歲之男性(約佔六成),而平均月收入大多集中於1萬以下,共約計佔四成。 二、使用滿意度方面:不同運動設施使用情形影響民眾使用滿意度,滿意度的提升直接影響使用意願。同時使用滿意度也會因使用次數、時間不同而有所差異。 三、提供較佳的服務及硬體設施是提升再購意願的最好方式。 四、民眾使用滿意度對再購意願具顯著預測力,又以使用滿意度「硬體設施」構面對再購意願最具影響力。研究結果驗證使用滿意度會直接影響再購意願之論點。 根據研究結果提供新莊體育場營運上的建議如下,可建置使用者特性資料,並以提昇使用滿意度為優先要務,場地保養維護並維持器材設施的更新及現代感,以增進使用者的滿意度與再購意願,減少使用者的流失。 關鍵字:運動場館、使用者滿意度、再購意願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非侵入性檢查之醫病溝通與病患滿意度關係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2011-06-??) 廖婕妤; 鄭廷瑋; 葉怡君; 陳凱倫; 林于荻; 陳龍
    良好的醫病互動以及有效的醫病溝通可以提高病人或家屬的滿意度。故本研究欲瞭解醫病間的溝通行為與病患滿意度之評價,並探討相關之影響因素。本研究為橫斷性調查,採立意抽樣,透過結構式問卷收集相關資訊。其收案期間為 2009 年 3 月中旬至 4 月底,以台北縣某醫學中心接受頸動脈超音波患者為研究對象,有效問卷共 252人。研究結果顯示出,醫病間之溝通行為與病患滿意度尚有改進之空間。在病患對醫病溝通評價中,結果發現不同開單醫師年資,在醫病溝通評價上具有統計顯著差異,開單醫師年資6-10年之醫師,其醫病溝通評價分數顯著高於5年以下以及11年以上之醫師。在病患滿意度方面,女性對於檢查之評價較為滿意,開單醫師年資不同,其病患滿意度亦具統計顯著差異,其中開單醫師年資在6-10年,其醫病溝通評價分數顯著高於5年以下以及11年以上之醫師。在控制其他干擾因素後,醫病溝通評價與病患滿意度之統計上具有顯著正相關性,代表病患對於開單醫師溝通評價與檢查人員溝通評價會影響病患滿意度的狀況,然而病患對於其自主溝通評價,則不會影響其對於滿意度之評價。未來應深入探究年資與滿意度的相關性並針對資淺及資深的醫師加強醫病溝通的訓練,以改善病患的滿意度。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