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陳龍廷 教授"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臺灣民間歌謠<病子歌>的版本分析及其閩客文化比較
    (2016) 謝玉賢; Hsieh,Yu-Hsien
    民間歌謠,是民間的集體創作,表達人民的思想與情感,富有充沛的生命力,是民間文化的重要載體。歌謠和語言都是人類文化的產物,歌謠是人類為了抒發內心情感,強化喜怒哀樂等情緒,藉由語言的自然節奏,所表現出來的一種美化語言。這種人類的天性雖然會隨著族群、年齡、身分、地理環境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現方式。 〈病子歌〉,是一首古早的歌謠,描述女子病子的辛苦與嬌態,與丈夫細心呵護的鶼鰈之情,原本是兩族群共有的曲目,也是現今仍然在傳唱的一首小調。〈病子歌〉分別源自福佬庄的「車鼓戲」和北部客家庄的「採茶戲」,表演的形式極為相似,都屬於農村歌舞小戲的性質。〈病子歌〉的演唱屬於「月令聯章」體,藉由男問女答、男唱女和的方式,按月鋪陳懷孕婦女於「病子」期間的特殊口味與偏好,從正月唱到十月或十二月,月月精彩溫馨,歌詞生動逗趣,一唱一和之間,順勢帶出十至十二種頗具地方及族群風味的吃食特產,也反映了兩族群的飲食文化特色。 本研究擬藉由<病子歌>的演唱腳本─「歌仔(傳仔)」的語言文字上的特性,及書面化的狀況,以及對〈病子歌〉的版本及內容比較,探討它們的歷史淵源,並從生育禮俗與禁忌、飲食特性與文化的觀點解讀,希望讓普羅大眾對這首歌的淵源流變以及文化意涵有更多的認識。更希望透過研究,呈現逐漸消失的民間文化面相,間接改變現在人們對臺灣本土語言低俗的刻板印象,重新認識臺灣福佬及客家族群的文化。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