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韓佩凌"
Now showing 1 - 2 of 2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北部高中職學生網路沈迷模式之徑路分析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07-03-??) 韓佩凌; 鄔佩麗; 陳淑惠; 張郁雯; PAY-LING HARN; PEI-LI WU; SUE-HUEI CHEN; YU-WEN CHANGItem 正向心理取向家長諮詢之賦能動力模式(2012) 韓佩凌; PAY-LING,HARN本研究主旨在以正向心理觀點來發展一個本土性之家長諮詢模式,進而探討求詢者在諮詢歷程中的賦能發展與轉換脈絡,且進行此賦能模式之文化意涵闡釋。 研究一先由研究者發展正向心理取向之家長諮詢模式工作架構,涵蓋關係、覺察、重構與統整四個諮詢階段。在求詢者賦能模式建立部分,研究者蒐集四位女性家長在諮詢歷程中逐字稿與追蹤訪談逐字稿、追蹤問卷之文本等三種資料,以樣版分析(template analysis)進行資料分析,用以修正以Gibson(1995)所建構之家長賦能概念模式所發展初始樣版,在賦予文化與行動之意涵之後,而發展出「探本溯源」、「否極生泰」、「念轉心悟」、「應手從心」、「優勢薈萃」與「轉危為安」六個賦能主題。 研究二在於藉由探討諮詢師在諮詢歷程中所運用之諮詢策略之整體組型與階段性運用方式,來瞭解諮詢師策略之介入對於求詢者賦能發展的可能影響,用以呈現賦能轉換的行動脈絡。研究者將採用相同的研究對象,且同時間蒐集諮詢師於諮詢歷程中逐字稿為分析資料,採量化內容分析來進行後續諮詢策略之分析。研究者制訂「場面架構」、「脈絡蒐集」、「資源提供」、「氛圍滋養」、「希望注入」、「情緒轉化」、「優勢再造」、「覺察深化」、「親職增能」、「復原建構」等十項諮詢策略,依此作為諮詢策略之編碼,並進行諮詢師之諮詢策略之分析。 本研究之研究結果為:(1)諮詢架構乃以關係開啟,以強化困境與優勢之覺察為中介,經由認知轉換之內省機制,來促成求詢者之自主發展。(2)諮詢模式內涵乃以「覺察深化」與「親職增能」為核心,輔以「氛圍滋養」為正向環境促發因子。(3)賦能轉換乃以「探本溯源」與「否極生泰」為主軸,進而形成本質探索與苦樂轉換之動能。(4)賦能結果乃以關係滋養之延展性來建立親職幸福感,而以認知之轉換來促發親職之適性展現,進而得以孕育轉危為安的能力(5)關係的正向連結、陪伴意義的再現、自我價值的確認為賦能發展之轉換關鍵。本模式在文化之意涵則為:(1)母職角色之重要性與父職角色之關鍵性。(2)親子分位之適切性將助於親職價值之體認。(3)內省之深刻性將滋生一種真實的幸福感。(4)苦樂流轉之信念將能深化困境之正向意涵與強化改變之希望。 本研究於實務上之建議,就諮詢架構與執行方面而言:(1) 關係之滋養應做為正向心理取向諮詢模式之核心。(2)求詢者之優勢展現與強化應建立於對內省而發之真實感受。(3)困境感受之呈現與接納將有助於苦樂轉換,並強化其否極泰來之希望感。在諮詢關係與諮詢師角色方面,則為:(1)諮詢關係以平等尊重為內涵;(2)諮詢師做為一個滋養性之陪伴者、自主性之催化者與優勢展現之激勵者。(4)諮詢服務推展之必要性與諮詢專業訓練之重要性。在未來研究方面,將就諮詢模式運用之多元性、諮詢理論與研究主題之擴展性研究典範與觀點之豐富性三個部分提供相關建議。 本研究發展之模式乃具有情境運用之涵容性、促進子女成長之影響性、親職價值深化之效益與關係滋養內化之成效,將可做為後續諮詢實務推展與諮詢研究發展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