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馮苾瑩"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台灣當代箏壇發展影音典藏─以黃好吟為例(民國六十七年至民國九十七年)
    (2009) 馮苾瑩
    摘要 國樂自民國三十七年在台灣發跡以來,發展至今約莫六十年,期間各項樂器亦獨立發展;而在台灣箏樂發展中,古箏演奏家黃好吟在箏壇中佔有相當的影響力。黃好吟就讀中興大學經濟系期間,參與箏樂社活動,由此奠定其對箏樂的濃厚興趣。由於喜愛與積極的學習熱忱,黃好吟中興大學畢業後,考取中國文化學院國樂組(現今中國文化大學中國音樂學系)。 本文研究範圍為黃好吟由大學時期(民國六十七年)迄今(民國九十七年),在箏樂壇發展的這三十年間,筆者將此三十年經由資料蒐集與研究後,將黃好吟個人的演奏歷程,分為三個重要時期:(1)黃好吟箏樂技巧發展期(民國六十七年至七十五年)、 (2)黃好吟個人演奏活躍期(民國七十六年至八十五年) 、(3)黃好吟學術發表與教學期(民國八十六年至九十七年)。 接下來以黃好吟歷年作品與相關文獻作為研究主旨,由上述分類統整筆者所蒐集到的資訊,如靜態資料(節目冊、新聞報導、樂譜手稿、照片、期刊論文、著作書籍);多媒體資料(歷年演出記錄影像、有聲資料、訪談) 等相關文獻,將之按年份分類編號與保存。 接著撰文重點偏重於黃好吟箏樂演奏風格特點敘述。黃好吟對於樂曲詮釋有著獨到且明確的分析,發表論文皆有深入探討現代樂曲之曲式及特點。 兩岸開放以來中國大陸箏曲廣為台灣習箏者廣泛使用,台灣箏樂作品相較之下屈指可數,黃好吟近十年積極邀請樂界知名作曲家,為箏樂創作不少新曲,親自演譯與灌錄專輯。黃好吟多年在教學方面,學生亦始嘗試新作品,在課堂中的肢體課程安排,務使學生能融入音樂的氛圍裡,鼓勵後輩習箏者嘗試新作品。 最後以成果短片製作流程為主旨,撰寫初期腳本設定、畫面挑選、聲音錄製過程與後期製作,詳述短片內涵與目標。蒐集之珍貴資料,經過黃好吟同意,發表於筆者架設之網站中,期望能達到推廣箏樂與典藏之目標。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