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黃乃熒教授"
Now showing 1 - 3 of 3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學校組織中社群之研究---以一所國民中學為例(2009) 張心怡本研究旨在探討學校組織中社群之相關意涵與狀況,從中了解學校組織中社群形成與運作所帶來之效益、面臨之難題、以及促進效益之途徑。基於研究目的,為了深入探究實存於學校組織中社群之狀況,本研究係採質性研究法,以一所國民中學為個案進行研究,並藉由訪談與觀察的資料蒐集方式,經由對於資料的分析與討論、探索反省與啟示,以提出結論與建議。 依據本研究的目的,本研究的結論如下: 一、學校組織中社群,以社群成員出於自願、義務與專業而結合。 二、學校組織中社群,以實踐倫理價值作為運作基礎。 三、學校組織中社群,能滿足成員心理層面之需求。 四、學校組織中社群間和社群成員間的界線具可變動性。 五、學校組織中社群和社群間所抱持之不同價值,能協助檢測自我社群價值之 充分性。 六、學校組織中社群和社群間所抱持之不同價值,能成為催化學校組織行政 革新之力量。 七、學校組織中社群面臨之難題,源於各社群本位主義作祟。 八、學校組織中社群面臨之難題,會影響到學校組織大社群之運作。 九、學校組織中社群效益促進之途徑,應以反省作為機制。 十、學校組織中社群效益促進之途徑,應以真誠的對話同理對方立場。 依據本研究的結論,本研究對學校組織成員的建議如下: 一、學校組織成員應展現包容差異價值之氣度。 二、學校組織成員應加強自我反省之道德修為。 三、學校組織成員應具有全像觀之系統思維。 四、學校組織成員應藉由對話理解彼此立場。 五、學校組織成員應以愛與關懷作為情感傳遞之基礎。Item 桃園縣國民中學教師甄選制度之研究(2010) 宋慶瑋本研究旨在探討桃園縣國民中學教師對現行教師甄選制度之知覺與認同程度,進而提出可行性的建議,以供教育行政機關及學校之參考。主要研究方法係採問卷調查法,在先行文獻探討獲得立論基礎後據以設計問卷,並以桃園縣公立國民中學教師為對象,依學校規模採分層隨機取樣方式,抽取60所國中共507位受試者進行問卷調查量測,並對回收問卷予以分類與編碼,運用描述性統計分析、卡方檢定(chi-square test)之題項適合度考驗(goodness of fit test)、百分比同質性考驗(test for homogeneity)、皮爾森相關分析(Pearson´s analysis of correlation)與迴歸分析(regression analysis)之方法進行分析,獲致以下七點重要結論: 一、桃園縣國民中學教師普遍贊同教師甄選制度之現行做法。 二、桃園縣國民中學教師最能贊同教師甄選制聯服會之運作。 三、桃園縣國民中學教師高度贊同教師甄選制度中的教師專業表現成效。 四、桃園縣國民中學教師對教師甄選制度現行做法之高低贊同程度,有顯著性差異。 五、桃園縣國民中學教師對教師甄選制度贊同度,會因其年資、職務及教評委員身分背景的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六、桃園縣國民中學教師甄選制度現行做法中,以試教階段各項作法對甄選制度實施成效較具正向影響力。 七、桃園縣國民中學教師甄選制度之運作機制,對甄選制度實施成效最具正向影響力。 最後,依據本研究結果,分別就教育行政主管機關、聯服會、學校及後續研究等提出建議如下: 一、對教育行政主管機關的建議 (一)擇期召開桃園縣有關國中教師甄選制度的研討會。 (二)因應缺額逐年減少,教師甄選制度應與時並進。 二、對教師甄選聯服會的建議 (一)教師甄選制度應更臻完善,並符應選才需求。 (二)調整筆試命題科目與配分比例。 (三)聘任具有公正與專業性的試教委員。 三、對學校的建議 (一)加強宣導教師甄選制度內涵及重要性。 (二)鼓勵教師積極參與教評會組織及甄選工作。 (三)修訂建立合宜的教師專業之複試甄選內容。 四、未來後續研究之建議 (一)加強國中教師甄選制度各面向的研究。 (二)進行承辦學校教師甄選工作之研究。 關鍵字:教師甄選制度、教師專業表現Item 語言遊戲在學校組織變革應用之研究:以一所完全中學為例(2005) 李君宜本研究旨在探討語言遊戲在個案學校現況的呈現,再進而探討語言遊戲在個案學校組織變革應用的範圍、語言遊戲對個案學校組織變革品質的影響及其可能產生的困境,最後找出有助於解決困境的策略。基於研究目的,為了深入探究語言遊戲實存在於目前的學校現況中,本研究採質性研究法,以一所完全中學為個案進行研究,並藉由訪談與觀察的資料蒐集方式,經由對於資料的分析與討論、探索反省與啟示,以提出結論與建議。 根據本研究的目的,本研究的結論如下: 一、語言遊戲在個案學校呈現的狀況中,利害關係人間的矛盾源於對自我信念的禁錮。 二、語言遊戲在個案學校呈現的狀況中,打破舊社會契約關係的機制在於個體自主性的確保。 三、語言遊戲在個案學校呈現的狀況中,整合對立的機制在於利害關係人間能進行相互理解的溝通。 四、語言遊戲在學校組織變革的應用向度上,使學校組織設計更具有彈性。 五、語言遊戲在學校組織變革的應用向度上,學校成員會呈現道德之矛盾。 六、語言遊戲在學校組織變革的應用時,新的社會契約關係能提升變革的倫理性。 七、語言遊戲在學校組織變革的應用能提升變革品質。 八、語言遊戲在學校組織變革應用所產生的困境,在於利害關係人之自我欲望的膨脹。 九、語言遊戲在學校組織變革應用所產生的困境,會降低變革效率。 十、語言遊戲在學校組織變革應用困境之解決,應以反省作為機制。 根據本研究的結論,本研究對學校成員的建議如下: 一、學校成員應超越自我意識型態 二、學校成員在變革歷程中應加強溝通素養 三、學校成員在變革歷程中應該注意情感關係的經營 四、學校成員應增進自我反省的能力 五、學校成員應培養面對變革的道德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