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黃怡菁"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影響國小高年級學童規律運動行為之相關因素研究-以新北市某國小為例
    (2017) 黃怡菁; Huang, Yi-Ching
    本研究目的主要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童規律運動行為與現況,及個人背景因素、運動自我效能與規律運動行為之間關係。研究母群體以新北市某國小高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共有244位學童參與。研究工具採以問卷調查,回收有效問卷問卷218份,有效問卷比率89.34%。所得資料以百分比、卡方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邏輯斯迴歸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 重要研究結果歸納如下: 一、本研究對象國小高年級學童有從事規律運動行為者,占全體受試 者59.2%,沒有從事規律運動行為者則占全體受試者40.8%,主要運動項目為籃球與跑步。 二、本研究對象規律運動行為,不會因性別、年級、父母教育程度、身體質量指數等個人背景因素不同而有顯著差異;但會因有參與運動社團(p<.05)而從事規律運動行為比較好。 三、邏輯斯迴歸發現運動自我效能(p<.001)、運動社團(p<.05)參與可有效預測國小高年級學童之規律運動行為,其中以運動自我效能的影響力最大。 四、運動自我效能、運動社團參與,可預測規律運動行為總變異量30.3%。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文學史的書寫形態與權力政治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言學系, 2010-01-??) 黃怡菁
    文學史是文學研究重要的一環,所探討的文學議題涵括:作者、作品、流派、文學運動、論爭等多元面向。本文以1975 年由國民黨官方資助出版、由尹雪曼所編輯的《中華民國文藝史》作為分析對象,以文學史方法學探究《中華民國文藝史》的象徵意義。論文擬分四個層面:一、歷史的必然或偶然?為了解答此問題,故從中國於1970-1980 年「重寫文學史」運動,對照台灣的「新文學史」書寫;二、討論《中華民國文藝史》成書與出版背景;三、文學史外緣的議題:文學如何作為形塑共同體與主體性的工具;四、文學史內在的議題,如:何謂文藝?如何分期?共四方面進行深究與討論。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文學史的書寫形態與權力政治
    (台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 2010-01-??) 黃怡菁
    文學史是文學研究重要的一環,所探討的文學議題涵括:作者、作品、流派、文學運動、論爭等多元面向。本文以1975 年由國民黨官方資助出版、由尹雪曼所編輯的《中華民國文藝史》作為分析對象,以文學史方法學探究《中華民國文藝史》的象徵意義。論文擬分四個層面:一、歷史的必然或偶然?為了解答此問題,故從中國於1970-1980 年「重寫文學史」運動,對照台灣的「新文學史」書寫;二、討論《中華民國文藝史》成書與出版背景;三、文學史外緣的議題:文學如何作為形塑共同體與主體性的工具;四、文學史內在的議題,如:何謂文藝?如何分期?共四方面進行深究與討論。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體育替代役棒球選手代訓制度現況之研究
    (2007) 黃怡菁; HHuang, Yii-Ging
    本研究目的在透過政策評估的方式,探討體育替代役棒球選手代訓制度的 形成背景、實施現況、正面效益、負面問題以及提出其可行的改革策略建言。本研究使用文獻探討、田野訪談調查以及自我實施調查,以便蒐集相關資訊來完成研究目的。訪談對象包含職棒球團人員、代訓役男、直間接相關單位或團體人員以及球評教練等其他人員;調查對象則為進場觀賞2006年第十六屆洲際盃棒球錦標賽中華隊比賽之球迷。結果發現,代訓制度實施後,獲得如代訓役男汲取更專業的技術與訓練並提早了解職棒環境運作模式,以及能夠幫助各職棒球團逐漸成立二軍並加速新陳代謝與換血等效益。但也衍生因部分職棒球團根本無心落實代訓制度以成立二軍、過於忽視役男選手之意願與權益以及體委會缺乏對各職棒球團之監督與考核機制等問題。本研究彙集各界人員之看法後,建議球團應遵守、配合政府與聯盟的政策,勿以敷衍心態視之,並且應該積極落實二軍制度,因為唯有建立完整二軍機制,才能使職棒環境達到永續發展之目的;體委會亦應訂定輔導辦法、提供誘因,督導球團成立二軍,以健全國內職棒環境;另外,中華職棒大聯盟與中華棒協也需為棒球之永續發展共同努力。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