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黃慕萱"
Now showing 1 - 6 of 6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圖書資訊學知識來源與知識擴散指標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 2009-10-??) 黃慕萱; 何蕙菩本文以1997 年至2006 年圖書資訊學之引用文獻與被引用文獻作為分析對象,除研究圖書資訊學知識來源與知識擴散程度外,並探討四種知識來源與知識擴散指標之差異性與適用性,包括 COC、WCOC、Brillouin’s Index、Originality/Generality。本文發現,圖書資訊學知識來源程度較知識擴散程度高。圖書資訊學知識來源的學科自我引用率逐 漸降低,而知識擴散仍以學科境內擴散為主,但與過去研究結果相比,對其他學科影響逐漸提高。在各指標比較上,COC 與WCOC著重跨學科引用程度,兩指標相關性極高,相互取代性大;Brillouin’s Index 易受樣本特性影響,適用於衡量分類較細之專利號或學科;Originality/Generality 則適用於衡量分類較粗之學科。Item 教育學門國際期刊評比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07-06-??) 楊深坑; 鄭勝耀; 馬信行; 黃慕萱; 謝伸裕; 楊正誠本研究旨在透過同儕審查與書目計量兩種學術期刊的評比方法,針對教育學門的國際期刊進行評比與分級,做為臺灣教育學術界進行學術評審之用。首先,使用問卷調查法,蒐集國內學者對於教育學門國際期刊的評比;其次,使用書目計量分析方法,分析國內、外教育期刊引用情形,國外部分以ISI的JCR影響係數為主,國內部分則分析近5年教育學門優良期刊的外文參考文獻引用情形;最後,合併國內學者評價、影響係數及國內教育TSSCI期刊引用次數等3項指標,經由群集分析將教育學門的國際期刊分為4級。本研究除將教育學門國際期刊分為4級之外,亦提出以下6項建議:國際期刊評比宜採取多元學術評鑑方法、教育學門國際期刊應進行後續的追縱評鑑、發展非SSCI國際期刊的評鑑方法、提升國內學者對於非SSCI國際期刊的熟悉度、未來國際期刊評比研究可區分次領域進行深入評比、國內教育學門學術期刊應建立引用資料庫。Item 教育學門國際期刊評比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07-06-??) 楊深坑; 鄭勝耀; 馬信行; 黃慕萱; 謝伸裕; 楊正誠本研究旨在透過同儕審查與書目計量兩種學術期刊的評比方法,針對教育學門的國際期刊進行評比與分級,做為臺灣教育學術界進行學術評審之用。首先,使用問卷調查法,蒐集國內學者對於教育學門國際期刊的評比;其次,使用書目計量分析方法,分析國內、外教育期刊引用情形,國外部分以ISI的JCR影響係數為主,國內部分則分析近5年教育學門優良期刊的外文參考文獻引用情形;最後,合併國內學者評價、影響係數及國內教育TSSCI期刊引用次數等3項指標,經由群集分析將教育學門的國際期刊分為4級。本研究除將教育學門國際期刊分為4級之外,亦提出以下6項建議:國際期刊評比宜採取多元學術評鑑方法、教育學門國際期刊應進行後續的追縱評鑑、發展非SSCI國際期刊的評鑑方法、提升國內學者對於非SSCI國際期刊的熟悉度、未來國際期刊評比研究可區分次領域進行深入評比、國內教育學門學術期刊應建立引用資料庫。Item 教育學門調查計畫成果報告:初步分析(國科會人文及社會科學發展處, 2007-09-01) 方永泉; 潘慧玲; 陸偉明; 黃慕萱; 謝伸裕等合著Item 數位典藏網站評估─以網路連結與網站紀錄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 2013-10-??) 黃慕萱; 董蕙茹; 王俊傑; Mu-Hsuan Huang, Huei-Ru Dong, Chun-Chieh Wang本文針對數位典藏的計畫入口網站「拓展臺灣數位典藏」及計畫成果網站「數位島嶼」兩網站進行評估,以網路計量中網路連結分析及網站紀錄分析方法,比較其在計畫初始的2008 年7~12 月及計畫將結束的2012 年1~6 月之表現差異。研究結果發現兩網站總網頁數分別成長2.9 倍及13.1 倍,表示網站內容豐富度增加;造訪者來源集中於臺灣及中國,此由於網站內容以中文為主,因此吸引使用中文的國家使用者。兩網站之停留時間及瀏覽頁數均偏低,大多集中在10 秒內或僅瀏覽1 頁,而代表影響力的網路影響係數未超過1.0,以及代表網站維護品質的失效連結數過高,此為兩網站可以改善的空間。Item 數位圖書館/博物館評鑑(國立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 1999-12-01) 吳美美; 林珊如; 黃慕萱; 葉乃靜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前,全世界進步中國家競以發展太空科技、生物科 技、建立美輪美奐的國家圖書館、發展虛擬化的數位圖書館/博物館來彰顯國力、 彰顯跨足新世紀的能力。在前述各項建設之先,必須先有詳細的藍圖規畫、模擬、 測試,以及預估成效。尤其系統開發的不同階段,需要進行適當的評估,例如, 系統設計之前的「需求評估」、系統雛形設計完成的「形成性評估」、以及系統 開發完成的「總結評估」,可以對系統開發的投資報酬作最有效的管理。本文說 明數位圖書館評鑑研究的重要、列舉世界重要數位圖書館計畫的評鑑研究、探討 數位圖書館評鑑研究的相關議題,提出一個系統評鑑的理論模式,最後是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