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黃慧茹"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第十七型脊髓小腦運動失調症:遺傳檢測及發展生化暨酵母菌的藥物篩檢模式(2007) 黃慧茹脊髓小腦運動失調症(Spinocerebellar ataxia,簡稱SCA)是一群漸進性神經退化疾病,其大多是由於三或五核苷酸重複擴增所致,主要臨床症狀包括動作失調及發音障礙,主因是小腦退化及萎縮,目前計有28種之多。第十七型脊髓小腦運動失調症(SCA17)是位於染色體上6q27位置的TATA binding protein (TBP)基因CAG三核苷重複擴增所引起的神經退化性疾病。TBP基因所做出來的蛋白為細胞內重要的轉錄調節因子,而擴增的多麩醯胺(polyQ)可能影響TBP蛋白的功能。根據許多研究顯示帶有多麩醯胺擴增的蛋白會傾向於形成不溶解的聚集物(detergent-insoluble aggregate),進而造成神經細胞的功能異常、病變或死亡。針對TBP基因上CAG三核苷重複次數的族群研究顯示,在正常人族群中,TBP基因CAG三核苷重複次數大都為25~42,在家族性及偶發性的運動失調患者中,所發現的CAG三核苷擴增次數為43~66。本論文首先對長庚醫院神經內科所提供的正常人(197位)、運動失調症(ataxia)患者(13位)、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患者(103位)、失智症(dementia)患者(122位)、原發性顫抖症(essential tremor)患者(101位)及其他神經疾病患者(舞蹈症、肌張力異常症等,29位)進行SCA17 CAG三核苷重複擴增的分子檢測,結果並未發現任何擴增的等位基因,各族群中皆以36個重複序列的等位基因最常見。本研究的第二部份擬建立生化及酵母菌藥物檢測模式,在生化模式上先後製備了包含3~61個僅包含多麩醯胺鏈(GST-Qn)及包含多麩醯胺的不完整N端TBP (GST-tTBP-Qn)、完整N端TBP (GST-nTBPQn)、全長TBP (GST-fTBPQn)的GST融合蛋白,利用filter-trap assay及Western blot方法作為藥物測試,但可能因為TBP蛋白的溶解性及1C2抗體的適用性,控制組及待測組藥物皆無法有效抑制帶有多麩醯胺擴增蛋白的聚集。另外在酵母菌藥物篩檢模式上,製備了兩組不完整N端TBP (tTBP-Qn-EGFP)、完整N端TBP (nTBP -Qn-EGFP)綠螢光融合蛋白,表現於不同品系的酵母菌中,在半乳糖誘導融合蛋白表現模式下,可能原因為多麩醯胺的長度未達到影響酵母菌生長的長度,或半乳糖誘導效果不佳,表現多麩醯胺擴增綠螢光融合蛋白(tTBP-Q54-EGFP、nTBP-Q48-EGFP)的酵母菌,其生長與控制組(tTBP-Q20-EGFP、nTBP-Q20-EGFP)相較,並無差異。本篇論文提供發展生化及酵母菌藥物篩檢模式雖未達到預期結果,仍可提供未來相關研究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