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黃盟元"
Now showing 1 - 2 of 2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Daphnephila 屬癭蚋蟲癭之生態生理特性研究(2011) 黃盟元; Meng-Yuan Huang造癭昆蟲會改變植物組織的生長與分化,產生的蟲癭可提供昆蟲營養及遮蔽,而造癭昆蟲也會造成植物組織內化學組成、色素蛋白複合體、光合作用效能等多方面的改變。本研究使用Daphnephila 屬之兩種癭蚋蟲癭,利用化學分析、氣體交換、葉綠素螢光、掃描式電子顯微鏡、共軛焦雷射掃描顯微鏡及反射光譜等,研究葉片癭蚋蟲癭和寄主植物的生態生理特性。結果顯示造癭昆蟲會改變葉片組織葉綠素的生合成及崩解途徑,由Chlide→ Phe→ Pchlide 改變為Chl→ Chlide→ Pchlide;在營養假說的基礎上,研究結果顯示蟲癭在寄主植物上可扮演基儲的角色;而反射光譜研究結果顯示,反射光譜指數與葉綠素螢光參數呈現正相關,反射光譜技術具有利用於蟲癭生態生理研究的潛力;由蟲癭及葉片抗氧化功能的分析結果顯示,蟲癭會提高抗氧化的能力來清除組織內增加的自由基。Item Observation on the Epidermal Stomata of a Cup-Like Gall of Litsea Acuminata (Lauraceae)(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系, 2008-12-??) 楊曼妙; 黃盟元; 簡萬能; 董景生; 張永達; 楊棋明本文以掃描式電子顯微鏡觀察Litsea acuminata葉上一種杯狀蟲癭的表皮之形態與結構。此蟲癭在任何生長階段,其表皮都無正常形態之氣孔,且其表皮都比葉表皮平滑。在幼年階段,其表皮出現網線,沿著網線分佈連串小裂縫,其大小介於16.5×6.7μm2-23.3×20.0μm2之間,此時看不到裂縫下之洞隙。隨著蟲癭增長,裂縫變更大更深,其大小介於20.2×21.0μm2-24.9×17.1μm2之間,此時其裂縫下之隧道狀網路洞隙完全曝漏。迄今尚不知道這些隧道狀網路洞隙是否與蟲癭光合作用之空氣交換或與癭內蟲呼吸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