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黃翎斐"
Now showing 1 - 2 of 2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教學策略對論證形成的影響(2005) 黃翎斐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究教師的教學策略對學生論證的影響,合作對象為一資深的國中教師-劉老師,劉老師以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教學已有相當長的時間,其教學活動以讓學生能進行討論及辯證為主。在本研究中,收集有課室觀察的錄影、教師晤談、及學生的學習單等多元資料,採用紮根理論為策略來分析資料,以了解教師在課室中採用何種策略引發學生的論證及促進學生完成論證。 研究中的分析方式是,首先採用Toulmin (1958)的論證定義選取教師與學生的論證片段以進行分析。在選擇論證片段後,以Kuhn和Toulmin對論證因子的定義為基礎,將所有的語句編碼,再分析所有的論證片段有無相同或相異之處,來發掘課室中論證的特徵及模式。在此過程中會持續比對教師的策略對學生論證的影響,並與教授及研究伙伴討論,隨時檢視資料,以確定歸納的教學策略正確無誤。最後,研究者參考Kuhn (1991)、Jimenez-Aleixandre (2005)和Osborne (2004)等人對論證能力及品質的標準,研擬一論證評鑑的標準,再對不同時期及不同類型的論證進行評鑑。 研究結果發現教師對於引發論證及促使論證完成有不同的策略來協助學生,而這些策略皆與培養學生的論證能力息息相關。在評鑑論證品質的部分,發現學生的論證在學期的前後表現有明顯的差異,學生的論證品質在後期有所增進。在本研究中也歸納出教師的提問會影響學生論證形成的模式,可分為主張式、選擇式及開放式論證,一般來說主張式論證中的提問較封閉,學生能發展的空間有限,因此以之前擬定的論證品質標準來評鑑學生論證,大多分布在第一、二級;選擇式論證因教師有所提示,學生的表現中庸;開放式論證中,學生的表現則呈現兩極化的分布。最後依據研究結果,對未來研究、教學提出建議。Item 論證與科學教育的理論和實務(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 2006-09-??) 黃翎斐; 胡瑞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