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黃致寧"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我衣如我是─台灣青少年外觀社會化歷程之研究
    (2016) 黃致寧; Huang, Chih-Ning
    服飾外觀是個體的一部分,也是社會互動的門面,由服飾外觀所帶來的生活經驗會回應個體自我概念的發展。許多研究已經證實服飾外觀是自我概念的具象展現,而透過服飾溝通所獲得的社會回應也會影響自我概念的建構,過去的文獻著墨於探索影響服飾外觀展現的變項,較少專注於服飾外觀展演與自我間的動態關係。是以,本研究從符號互動論的角度,以質性深度訪談的方式,探討灣青少年在制服文化下,外觀知覺和管理的經驗,檢視青少年外觀社會化的歷程是如何發展? 本研究共邀請5男7女等12位受訪者,年齡分布於18-22歲,受訪者的專業背景共涵蓋文史、教育、理工、藝術、社工、衛教等系所。研究結果發現個體外觀社會化歷程大致可以分為萌芽探索期和穩定期。萌芽探索期主要的特徵是個體對服飾外觀的知覺提高,開始會思考與探索自我、服飾外觀與社會互動之間的關係;穩定期則是個體能依據不同場域,穿出與自己合適的服飾外觀,且感到自在。萌芽探索期和穩定期並沒有明顯的界線,不同個體從萌芽探索期到穩定期的發展時間也有長短差異或是兩時期有反覆出現的狀況。而穿著制服會影響青少年自我外觀管理的動機,青少年的主要照顧者,特別是家中女性長輩對其外觀自我知覺與管理的態度影響很大,而同儕之間的互動是青少年外觀社會化歷程的重要影響因素。 總體來說,青少年外觀社會化歷程與自我概念相關,但兩者並非平行發展。研究建議學校及家庭可以站在輔導的角色,給予青少年學習外觀管理的空間與機會,並運用相關經驗及資源協助青少年在外觀的社會化與自我概念的發展。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