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黃雅容"
Now showing 1 - 3 of 3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台灣第一代大學生的背景和特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發展處, 2008-08-??) 黃雅容第一代大學生,即父母沒有受過大學教育的大學生,獲得美國學術界和政府機構的關注,在台灣則尚未受到注意,因此,本文以台灣高等教育資料庫94 學年度大一學生問卷調查為分析資料,探討台灣第一代大學生的背景和特質。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相較於其他學生,第一代大學生女性、低收入戶的比例較高,父 親是外省人的比例較低;他們就讀技職體系和私立學校的比例較高,入學前的學業成就較低;在選校和選系時,他們比較重視經濟因素、學校地理位置因素、務實因 素,對朋友同學的建議重視程度較高;他們重視的人生目標和其他學生不同,未來規劃要再念國內外研究所的比例較低。這些背景和特質基本上與美國第一代大學生 相似,大部份可用文化資本和社會資本的概念去理解。Item 大學生工作時數的理想上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2008-01-??) 黃雅容Item 電影運鏡應用於圖畫故事書創作之研究(2005) 黃雅容摘要 如果將圖畫書視為紙上電影,那麼一張圖畫就是一個鏡頭,一張張的圖畫銜接就是鏡頭的移動與剪接,在台灣現代生活中,看電影、電視的視覺經驗與對運鏡的理解,已是一個普遍性的經驗,這樣的經驗可轉化至閱讀圖畫書中,使圖畫書的創作與閱讀產生新的創作方式與閱讀方式,讓看圖畫書就像看電影一樣,本研究是以敘事理論與電影符號學的理論,研究敘事理論中情節的順序、張力與觀點,藉此探討圖畫故事書的內涵—故事,並透過探討電影技術中運鏡的景框、角度、鏡頭所代表的符號義,作為表現故事的形式—插畫創作的依據,來架構本研究的創作,對畫面作運鏡的安排,以符合創作者想要表達的情境與故事節奏,以實作探討電影運鏡運用於圖畫書創作的可行性。結果發現:情節的安排豐富了故事與圖畫上的變化,利用電影運鏡的角度、鏡頭於圖畫書的構圖上有助於強調情感與情緒;利用景框的改變與剪接的順序在圖畫書的圖片銜接上能凸顯故事的節奏感;而利用剪接的重組更可以將故事情節的順序作改變,可將圖畫書的圖片發展為卡片式,讓讀者成為編故事的人,產生看圖說故事的創造性閱讀方式。電影運鏡的語言確實可以提供圖畫書創作者參考與應用,後續亦可以發展為動畫。 關鍵字:電影運鏡、圖畫書、符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