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龔建勳"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教育愛在臺灣教育史的再詮釋
    (2017) 龔建勳; Kung, Chien-Hsun
    教育愛在臺灣教育史的再詮釋 摘要   本論文以後現代觀點再詮釋教育愛,闡述其具體精神與內涵,再透過歷史研究法回顧臺灣教育史,尋覓並發揚俱備再詮釋教育愛之臺灣教育家,最後回應現今臺灣教育於師資培育中不夠重視教育愛一問題,強調再詮釋教育愛於現代教師而言之重要性,期許本論文能替未來臺灣教育改革盡一份心力。   臺灣歷史背景特殊,在經歷不同政權的治理下,臺灣教育往往成為政府控制人民的主要手段,並以此箝制社會中的異音,強權欺壓弱者的情況極為明顯。若政治力量進入校園,身為教師理應堅持正義感,發揮自身教育愛去保護受欺壓的一方,而非選擇漠視或助紂為虐。因此本論文第一個重點是探討再詮釋教育愛的重要性,於今日強調轉型正義之臺灣而言,臺灣教師們在素質上必然要向前邁進,臺灣教育不可走回頭路,教育也不再是政治力量的附庸。   本論文研究發現,臺灣教師在威權時代下之所以選擇漠視,多數是因為若選擇挺身而出,可能連自身生命安全都會受到威脅。好在仍有少數擁有「教育愛」的教育家教師願意鼓起勇氣,替學生打抱不平並堅持公平正義,哪怕為數不多,卻也大大地改變了臺灣教育史的未來。因此本論文第二個重點在於彰顯臺灣教育史中可圈可點且令人肅然起敬之教育家,而今後的教育工作者也該以其做為教育工作之模範。   本論文更透過再詮釋教育愛之觀點,重新審視師資培育對於教育愛不夠重視之問題。從臺灣教育開始強調教師技術層面的專業後,教師於教育愛之發揮便鮮少人談,原因乃是教育行政機關總是急功近利而缺乏長期規畫的遠見。本論文第三個重點即是希望再詮釋教育愛能於師資培育的課程安排上受到重視,深盼極具人文關懷的素養能迴盪在臺灣教育環境中。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