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劉美慧"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7 of 7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IEA 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 (ICCS2009)
    (2009-01-01) 劉美慧; 王麗雲
    本報告為「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計畫」(International Civic and Citizenship Education Study, 簡稱ICCS 2009)之第三年計畫期中進度報告。ICCS計畫已於2009年五月完成正式施測,並於2010年初國家主持人會議討論初步的評比結果。目前我國已完成總部要求之國家脈絡報告的書寫,並持續進行我國學生在認知測驗、學生態度與行為問卷以及區域模組問卷的表現之資料分析與報告撰寫,藉以了解我國八年級學生公民學習成就與素養發展情形。 初步的分析結果發現,我國八年級學生在公民知識表現相當良好,成績位居參與國的第四名,表現僅次於芬蘭、丹麥與韓國,顯示我國學生在公民知識與推理能力有一定水平。就公民態度與行為意向而言,我國學生普遍認同性別平等的觀念。在機構的信任程度評比上,我國學生最信任學校,最不信任政黨。我國學生有2/3沒有特殊的政黨傾向,自己預期在成年加入政黨的比例也顯著低於國際比例,但我國的男學生比起女學生更傾向在成年後加入政黨。另外我國學生和國際學生在政治社會議題關心程度相當,且實際參與校內公民活動比校外多,整體而言越關心政治社會議題的學生,在校內外公民活動的參與也越積極,也會較傾向成年後參與政黨。最後,分析亞洲模組資料發現,我國與韓國學生在答題傾向上較為相近,而泰國則與印尼學生則傾向一致。研究團隊目前已發現許多值得探究的議題,將持續進行深度分析,期能多元呈現學生的公民素養與釐清相關影響因素,以提供我國公民教育改革之參考。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多元文化教育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01-01) 譚光鼎; 劉美慧; 游美惠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多元文化教育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03-01) 譚光鼎; 劉美慧; 游美惠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多元文化教育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03-01) 譚光鼎; 劉美慧; 游美惠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多元文化教育
    (空中大學, 2001-01-01) 譚光鼎; 劉美慧; 游美惠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性別化的課程轉化:高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師的性別議題教學
    (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 2015-09-??) 蘇苑瑜; 劉美慧; Yuan-Yu Su; Mei-Hui Liu
    本研究旨在探討不同性別的高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師如何進行教科書性別議題的課程轉化並分析其差異。本研究採個案研究法,邀請臺灣北部地區一所男女合校高中之公民與社會科男、女教師各一位,以其任教的一年級班級為研究場域,透過參與觀察、訪談與文件分析等方法蒐集資料。研究發現,教師對教科書性別議題的理解與詮釋因性別而異,其傾向以自身性別經驗詮釋性別議題。男教師認為教科書太偏女權,因此從性別不均衡的教科書另闢蹊徑,於教學時多闡述男性經驗與處境;女教師則大致贊同教科書內容,進而挖掘並批判教科書隱而不見的性別歧視。此外,男教師強調社會結構對性別的影響;女教師則從生理性別出發詮釋性別,這是一種性別化的課程轉化。然而,性別經驗的侷限使男、女教師的課程轉化忽略整體社會的性別建構意義、認為自身性別為父權社會下實質的受害者,教師的性別運作課程與教科書的正式課程仍有落差。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性別化的課程轉化:高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師的性別議題教學
    (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 2015-09-??) 蘇苑瑜; 劉美慧; Yuan-Yu Su; Mei-Hui Liu
    本研究旨在探討不同性別的高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師如何進行教科書性別議題的課程轉化並分析其差異。本研究採個案研究法,邀請臺灣北部地區一所男女合校高中之公民與社會科男、女教師各一位,以其任教的一年級班級為研究場域,透過參與觀察、訪談與文件分析等方法蒐集資料。研究發現,教師對教科書性別議題的理解與詮釋因性別而異,其傾向以自身性別經驗詮釋性別議題。男教師認為教科書太偏女權,因此從性別不均衡的教科書另闢蹊徑,於教學時多闡述男性經驗與處境;女教師則大致贊同教科書內容,進而挖掘並批判教科書隱而不見的性別歧視。此外,男教師強調社會結構對性別的影響;女教師則從生理性別出發詮釋性別,這是一種性別化的課程轉化。然而,性別經驗的侷限使男、女教師的課程轉化忽略整體社會的性別建構意義、認為自身性別為父權社會下實質的受害者,教師的性別運作課程與教科書的正式課程仍有落差。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