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林怡杉"
Now showing 1 - 3 of 3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不同學校衛生工作模式學校衛生政策之比較(2008-01-01) 姜逸群; 黃雅文; 胡益進; 黃春太; 謝嘉珍; 林怡杉Item 以歐洲經驗導入台灣未來推動健康促進醫院之建構(台北市:臺灣健康促進暨衛生教育學會, 2007-12-01) 林怡杉; 廖欣茹; 葉婉如; 劉潔心世界衛生組織於1986年發表的渥太華憲章,提出「調整健康服務取向」的健康促進策略,由此宣言展開了之後歐洲各國推動健康促進醫院的先機,並且組成聯盟持續推展,截至2006年已經擁有眾多全國性/區域性網絡。台北市於2002年發展第一套台灣本土的健康醫院評鑑,成為國內「健康促進醫院」的計畫先驅,然而台灣目前仍缺少實證性之研究,國內醫院對健康醫院概念尚顯模糊,故本文主要目的是探討歐洲健康促進醫院的發展過程、現況推動、及其策略與評估標準,並將之與台灣惟行情形相互比較,提出建議,期望歐洲推動經驗可作為國內實行之借鏡,亦使得國內未來健康醫院推動的發展能更具意義,並永續發展。Item 學校衛生工作模式與青少年健康之研究(中華民國學校衛生學會, 2009-06-01) 姜逸群; 黃雅文; 胡益進; 黃春太; 林怡杉; 謝嘉珍本研究目的在探討國中生的學校聯結與健康之現況,以及比較不同學校衛生工作模式下兩者之異同。以南部七縣市公立學校國中生為研究母群體,採機率比率抽樣方式,利用結構式問卷進行資料收集,共得有效問卷4216份,有效回收率98.5%,其重要結果如下:一、國中生與學校聯結來看,以學校承諾最好,學校涉入次之,歸屬感再次之,以學校信念最差。二、國中生在落實健康促進行為上,整體而言相當良好,其中以安全行為最佳,營養行為次之,運動行為表現最差。三、國中生的幸福感在中等程度。四、健康促進學校與傳統衛生計畫學校比較時,在學校聯結上,健康促進學校優於傳統衛生計畫學校,但其差異主要是在學生對學校承諾上,而在歸屬感、師生關係、學校涉入和學校信念上則無顯著差異;在健康促進行為上,健康促進學校只有在安全行為上優於傳統衛生計畫學校,在營養行為、運動行為、壓力管理行為、健康責任行為則沒有顯著差異。五、幸福感方面,健康促進學校與傳統學校衛生計畫則無顯著差異。研究者針對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且提出建議以供未來研究與實務應用上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