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林雪美"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野柳地質公園遊憩承載量之推估研究
    (2014) 曾郁嘉; Tseng, Yu-Chia
    野柳地質公園有著獨特且珍貴的地質景觀,是臺灣重要且知名的觀光景點之一,吸引許多國內外遊客前往觀賞。近年來,遊客人數大幅增加,過多的遊客量對野柳地質公園造成很大的壓力,像是遊憩品質的下降,或是珍貴地景的破壞。因此,需要透過遊憩承載量的概念來進行野柳地質公園的管理行動,以確保野柳地質公園在地景保育方面的永續經營。 本研究在兼顧地景保育與地景遊憩的考量之下,以「實質承載量」作為研究重點,並以可遊憩面積、容許遊客密度以及地景脆弱度三項指標,推估野柳地質公園最適宜的遊憩承載量。嘗試透過實質承載量的評估,比較野柳地質公園內,兩個景區在不同時間的承載量差異。並藉由野外實察抽樣記錄不同景區、不同月份的實際遊客人數與遊覽動線,並與實質承載量相比較,得以發現目前野柳地質公園有遊客超載的潛在問題,進而提出因應的管理行動方案。 本研究結果得知:1.第一區各月的瞬時實質承載量約124~457人之間,其中以6月瞬時實質承載量最高;而10月瞬時實質承載量最低。2.第二區除了2月出現極端值外,其他月份的瞬時實質承載量約314~447人之間,以6月最高,2月最低。3.遊客停留時間第一區約為15分鐘,第二區則為30分鐘,遊客總量管制可依此時間為單位,分區進行管理。4.就目前遊客之遊憩特性,並以全區為考量,以1小時為單位,則全區各月的瞬時實質承載量約為867~2,720人之間,以6月最高,2月最低。遊憩承載量評估之目的在於管理單位如何運用遊憩承載量模式所得之數值,憑以執行地景遊憩之管理行動,並因時因地制宜。本研究建立的遊憩實質承載量之評估方式與流程,未來可供具特殊地景特性的遊憩區或保護區,作為遊憩承載量評估之參考。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