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Chang, Chun-Hao"
Now showing 1 - 2 of 2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2017世界大冠軍杯男子排球賽二波結構性攻擊效益分析(2019) 張峻豪; Chang, Chun-Hao前言:排球比賽中的攻擊戰術是主要的得分方式。有別於一波攻擊時防守球員是面對離網較遠的發球攻擊,二波攻擊是在防守近網的各種進攻戰術下開始組織反擊,因此一波攻擊的組織結構遠較二波攻擊多變化。目的:探討2017年世界大冠軍杯排球賽男子組,在不同防守球質、反擊戰術及得分效益間之關聯。方法:以2017世界大冠軍杯男子排球賽15場比賽為研究範圍,以官方網站授權之比賽影片為資料來源,使用Simi Scout標記軟體設計紀錄系統,標記比賽防守表現、反擊戰術及反擊效果等內容,以 SPSS 23.0進行卡方獨立性考驗,檢驗一波攻擊、二波攻擊、攻擊戰術、防守球質及得分效益等比賽表現間之關聯性。結果:一、二波與得分效益,防守球質與攻擊戰術,無攔網下之防守前的攻擊戰術與防守球質,攻擊戰術與得分效益間均達顯著關聯。討論:一波的防守球質優於二波,進而影響攻擊戰術組成的不同,一波相較於二波有較多的快攻及後排攻擊,二波則有相對較多的機會球與無組織的戰術。在有攔網下確實能有效降低攻擊的威力,進而減低防守負擔,在無攔網下較無法產生高分的防守。整體而言,無論一、二波,快攻和6號位後排攻擊戰術有最佳的得分效益。Item 漢語放置事件描述中起點與終點訊息使用之探究(2019) 張純豪; Chang, Chun-Hao本文針對放置事件的漢語語言表現研究兩個問題:(1)放置事件中移動物體與參照物之間關係的改變是否會影響漢語母語者語言中起終點訊息的表達?(2)漢語母語者描述放置事件的句式偏好為何?是否會因移動物體與參照物關係改變而受到影響?本次以實驗的方式進行調查,受試者(六十位漢語母語者)在觀看完放置事件中分離事件和結合事件的短片後,用一句話描述所看到的事件。 研究發現:(1)移動物體和參照物之間的關係改變(顏色變化、穿戴對象和位置變化)會影響受試者對於參照物的關注程度,進而提高起終點訊息在語言中的出現比例,且在統計上有顯著差異。(2)受試者傾向使用把字句描述放置事件。大致而言,描述事件時「S+把+O+V+趨向補語(+處所詞)」的使用頻率最高。當移動物體與參照物間的關係改變,受試者語言中表示處所的動前、動後介詞短語以及「V+趨向補語+處所詞」的使用比例有所增加,且「S+把+O+V+介詞短語」成為描述結合事件時最常使用的句式。(3)一個指向終點(結合事件)的動詞或補語平均所對應到的事件數要比指向起點(分離事件)的動詞和補語來得少,顯示描述分離事件和結合事件的動詞和補語有語義廣度上的區別。 總體而言,本次的實驗操作有效提高受試者在語言上對起終點訊息的關注。經由分析受試者分離事件和結合事件時所使用的句式,可知漢語母語者偏好使用「S+把+O+V+趨向補語(+處所詞)」來描述放置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