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Chang, Jui-Ling"
Now showing 1 - 2 of 2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臺灣近年簫經典創作曲研究─以《孤鳥哀歌》《意與象》《蕭中簫》《馬蘭姑娘》為對象(2021) 張睿翎; Chang, Jui-Ling自本世紀以來,簫樂藝術在臺灣音樂家們的努力下,創作出多元的當代作品。起先多以傳統民歌與地方音樂為創作素材,後因作曲家之投入,簫樂創作之曲風多有突破,更因當代作曲家之參與,成長背景的差異各有不同的思維,簫樂作品有其特殊風格,如以現代音響的素材為靈感,創作出有別於傳統簫樂風格的新樂曲。在臺灣,簫樂的發展歷程中,陳焜晉以演奏家參與創作,陳中申則以演奏家兼作曲家投入簫樂,作曲家蕭泰然以浪漫手法創作簫樂,馬水龍更以現代創作手法創作出簫的新樂章;這些作品具有兩大特色:一為結合民歌以傳統變奏加花手法創作,加強樂曲演奏技巧與樂曲織度;二為結合東西音樂跨域多元的音樂風格,譜出新穎樂章。臺灣源自於多元文化的民族,善於吸收跨域的多元文化,形成多元的當代社會文化,此跨域、多元孕育在音樂上,成為新穎的音樂文化。本論文之結構如下:第一章為緒論;第二章是介紹作曲家陳焜晉、馬水龍、蕭泰然、陳中申的生涯與樂曲創作背景;第三章樂曲分析與詮釋,了解樂曲的架構與創作手法,並將有使用之臺灣民歌與創作樂曲做對比,以及如何詮釋樂曲;第四章結論,探討簫作品未來發展趨勢與走向。清楚簫樂成長歷程,了解樂曲背景、架構與如何詮釋樂曲演奏藝術,最終傳遞探析的簫樂珍貴內涵;驥期在簫樂藝術文化裡,起拋磚之作用,引領更多學習者投入簫樂之研究,使簫樂藝術更加提升。Item 臺灣高級中等學校體育班歷史軌跡之探究(1968~2011)(2015) 張瑞鈴; Chang, Jui-Ling體育班的成立,一般而言,普遍帶動臺灣競技運動的成長,同時逐漸影響整個教育體系的發展。為了瞭解體育班發展歷程,本文探究1968至2011年體育政策的制定對體育班之實施,有何影響。研究結果發現: 一、體育班最早為1968年由臺灣省政府教育廳指定的省立臺中第一中學校、省立臺灣省立臺中女子中學,實施後,因學生適應不良以及學校管理不便,於1975年輔導結束。二、體育班的發展,隨著社會文化、時代背景和教育環境的變遷體育政策的發展與學校的實施執行面向有所不一,並深受行政組織、縣市首長與校長的影響。三、從培育運動人才面向而言,政府單位著重於「績效主義」,強調運動員競技運動表現,以提升國際運動水準,但學校受到教育環境、升學主義的影響,復加上家長的期許,使得體育班的發展備受考驗。四、體育班實施將近40年,培育不少知名運動選手,為臺灣競技運動表現創造奇蹟,尤其在2004年雅典奧運當中,體育班出身的選手,繼楊傳廣與紀政的輝煌年代,創造另一波的高峰與表現。然而體育班雖有其正面評價,但也有不少負面的聲音,誠然是體育班在面對多方壓力下,不得不面對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