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Chang, Ning-Ya"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皮德思(R. S. Peters)的懲罰觀及其在教育上的運用
    (2020) 張甯雅; Chang, Ning-Ya
    本研究以英國當代教育哲學家皮德思(R. S. Peters)的懲罰觀為主要研究重點,針對懲罰的觀點以及教育現場的運用問題,如:懲罰的必要性、學生的違規行為、教師的管教權、不當管教等進行相關的探討,透過概念分析、文獻分析法與訪談法,先瞭解皮德思的生平和思想背景,並就其著作分析教師權威、懲罰與紀律等內容以建構其懲罰觀,並訪談現場教師的懲罰觀進行對照。 基於研究者在國中服務的經驗,感受到學校文化與教師的班級經營理念,會形成中學教師獨有的懲罰觀,而且對於教師實施懲罰,現在家長會有較高的敏感度。皮德思在《倫理學與教育》中表述對於懲罰和紀律的看法,並且證成懲罰的正當性與具體施行的條件,在其懲罰觀中,「紀律」、「權威」與「痛苦」可以視為懲罰的必要條件,研究者藉由其論述來協助教師釐清個人對於懲罰的觀點,並與《教育基本法》中的教師管教權進行探討,進而分析現況的差異。 據此本研究希能聚焦於釐清教育現場的懲罰正當性,運用皮德思對於懲罰的論述,比對現場教師的訪談內容,和皮德思的理論作對話。承上所言,結論如下: 一、皮德思的懲罰觀:建立教師專業權威,用於一般秩序的維持,考慮後續的輔導措施,斟酌學生的認知發展,讓教學有趣,懲罰就能備而不用。 二、教育中的懲罰現場訪談:師生對於知識能有交流,精心設計課程提升動機,教師權威來自於專業,懲罰需要切中痛處,親師合作的管教模式更全面。 三、懲罰對於教育的功能:配合心理發展的歷程,將外加的控制轉為內在的紀律,維持學習應有的秩序,建立良好的學習氛圍,作為道德教育的工具,用於責任感之培養。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