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Chang, Ting-Yu"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利用理論計算探討金屬團簇還原二氧化碳的催化反應
    (2024) 張庭瑜; Chang, Ting-Yu
    二氧化碳(CO₂)還原反應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生產可再生能源方面具有重要意義,由於CO₂分子本身的高穩定性,使其還原過程具有挑戰性。本研究利用理論計算方法,探討了金屬團簇在CO₂還原反應中的催化性能,選擇了幾種具有潛在催化能力的金屬團簇,如鈀(Pd)、和鈷(Co)等金屬,並對其結構和電子性質進行了密度泛函理論(DFT)計算,比較不同團簇與CO₂分子的吸附能及反應路徑,發現這些團簇在特定條件下能夠有效地活化CO₂分子。接著,研究了CO₂在這些金屬團簇表面的還原反應機理,並計算了各步驟的吸附能,結果顯示,Pd和Co團簇在還原CO₂的過程中都具有較高的催化活性,研究結果表明,適當的表面修飾和反應條件可以進一步提升金屬團簇的催化活性和選擇性。總結來說,本研究通過理論計算證明了金屬團簇在CO₂還原反應中的潛在應用價值,為設計高效、選擇性的CO₂還原催化劑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從宋初武廟配享看五代高層武官的實際表現
    (2021) 張庭瑀; Chang, Ting-Yu
    本文旨在藉由宋初武廟配享事件,重新評估五代高層武官的實際表現。北宋建隆四年(963),宋太祖派遣吏部尚書張昭、工部尚書竇儀、知制誥高錫選取「功業始終無瑕者」配享武廟。有別於武人是五代亂源的印象,五代三位高層武官葛從周、周德威與符存審被選為武廟典範,可見宋初統治階層頗為肯定五代武人的表現。五代三位入祀者是宋太祖與文官眼中才德兼備的「功業始終無瑕者」,他們既是功業輝煌的開國功臣,也是智勇雙全的一代戰將,最重要的是他們傑出的品德表現,正好符合宋初時勢所需,因而入祀武廟成為武官的榜樣。 才德兼備的葛從周、周德威與符存審,並非五代高層武官的特例。根據《舊五代史》310位高層武官事蹟的統計結果,五代高層武官在功業、吏治與忠節都有不錯的表現,而且五代各朝的高層武官在吏治和忠節的表現大都是好多於壞。可見五代武人並不盡是驕兵悍將、豺狼治民,也有部分武人盡忠數朝、治民有成,這些才德兼備、才兼文武的高層武官,穩定推動五代中央與地方的發展,對唐宋之際統治之穩定有不可忽視的貢獻。由此可知,五代夾處於唐宋之間,並不是亂世橫生的黑暗期,而是從唐末戰亂逐漸走向宋代治世的調整期。如同王賡武指出五代君主在權力結構的調整,奠定了宋代統一的基礎,同樣地五代高層武官對地方的貢獻與建設,以及對武德的凝聚與傳承,也奠定了宋代治世之基礎。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臺北市國民中學教師實施戶外教育課程現況與阻礙之研究
    (2023) 張庭瑜; Chang, Ting-Yu
    本研究旨在探究臺北市國民中學教師實施戶外教育課程現況與阻礙之研究,比較不同背景變項所產生的差異,並分析實施現況與實施阻礙之相關性。研究者依據研究目的與問題蒐集國內外與本研究相關的文獻與問卷量表,進行問卷量表的專家審核、問卷預試,來確立正式問卷。本研究採調查研究法,以111學年度的臺北市國民中學教師為母群體,以便利取樣的方式進行抽樣,於2022年6月至9月進行預試,同年11月至2023年的2月進行正式施測。本研究共發放600份問卷,回收問卷共536份,有效問卷為528份。以描述性統計、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及典型相關等統計方法,透過統計軟體SPSS for Mac 26.0進行資料分析,過程謹遵研究倫理原則,以維護研究倫理,主要結論如下:不同「擔任職務」、「學校規模」、「班級人數」、「任教領域」和「戶外教育相關經驗」在實施戶外教育現況上有顯著差異。不同「服務年資」、「學校規模」和「戶外教育相關經驗」(參與戶外教育研習、參與戶外教育社群和閱讀戶外教育相關書籍)在實施戶外教育阻礙上有顯著差異。臺北市國中教師之實施現況與實施阻礙有顯著的低度負相關;實施現況中的「專業發展」構面與實施阻礙中的「課程與教學」構面有負相關;實施現況中的「課程發展」構面與實施阻礙中的「安全風險管理」有負相關。最後根據研究結論,建議想實施戶外教育課程的學校多辦理課程研討會與社群,建議想實施戶外教育課程的教師多運用社團課與協同教學來降低師生比,並在領域內共備課程。冀望本研究之結果,有助於戶外教育未來的推廣與發展。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