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Chang Che Yen"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北區高中棒球聯會文化之研究
    (2012) 張哲彥; Chang Che Yen
    本研究旨在分析北區高中棒球聯會之成立背景因素、發展歷程、運作阻礙和運動文化。本研究蒐集臺灣棒球文化、北區高中棒球聯會相關文獻資料,並對北區高中棒球聯會之會長、指導老師、教練和學生棒球聯盟副會長進行半結構式訪談。研究結果發現,1990年代開始休閒意識抬頭,社會風氣逐漸開放,廣設大學政策讓大學入學的窄門放寬,加上政府週休二日的施行,家長開始較能接受學生在課餘時間從事休閒活動。1995年開始舉辦的金龍旗更掀起了高中棒球熱潮,許多學校紛紛衝著金龍旗成立棒球社團,但與棒球傳統學校的實力差距,各個學校希望自己來辦比賽玩得過癮,這一切的背景因素都促成了北區高中棒球聯會的成立。聯會從1999年的寒假期間舉辦第一次的冬季聯賽,到了2001年,更開始在暑假期間擴大舉辦夏季聯賽,2006年新竹高中加入聯會,顯示聯會影響範圍開始擴及到臺北縣市以外,此後參賽隊伍數大幅提升,2012年的夏季聯賽,參與隊數更高達了57隊創下歷史新高,顯示聯會的成功發展。聯會在場地、經費上皆有遇到阻礙,領導階層的不固定,傳承性不佳,高中生的能力限制,和畢業學長姐的連結性不夠,都造成組織無法有效經營,進而產生功能性侷限的狀況。臺灣學生棒球的菁英功利主義,經濟成長伴隨著社會力量興起,教育政策的改變,這些社會結構影響聯會運動文化的形成,全面提升參與、回歸教育意義、不仰賴政府補助。誠如文化研究強調之接合的觀點,北區高中棒球聯會的創立都是在重要組織的中介與互動下,在彼此不同的政治、經濟、教育的脈絡中,接合在一起,少了他們的能動性,臺灣的乙組棒球可能就會是另外一番不同的面貌,亦或是類似北區聯會高中棒球聯會的組織會在不同的時間點出現,接合成不同的模樣。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