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Chang Chin-Yung"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板族的烏托邦:空間流轉中的滑板運動
    (2005) 張金墉; Chang Chin-Yung
    一個街頭的草根性運動,在台灣發展將近十年;直到三年前陸續出現板族趨之若鶩的烏托邦空間-極限運動公園-出現,這個空間的出現讓街頭頓失不少板族蹤影。公園空間的存在的確讓板族有不同的想像,只是在研究者觀察裡,板族又陸續回到街頭。對於滑板玩家來說,極限公園的空間與街頭空間的氛圍迥異,公園的存在是官方為了方便練習而建立,這二個空間的不同並非顯示對立的狀態,相反地,我們可以觀察到玩家往返於二個空間的互補心態。 本文從台北市二個具有代表性的滑板空間為文本,一為中山極限運動公園,另一則為中山堂廣場,以參與及訪談方式觀察滑玩家在空間裡生活方式,藉此釐清滑板族群空間的往返並不只是心態上的互補,空間裡的生活方式其實就是滑板的精神。本文研究首先從二個空間裡族群意識的差異做切入,以法國學家列斐伏爾(Henri Lefebvre,1901-1991)的觀點來解讀滑板族群(以下簡稱板族)流動於二個空間的生活方式。列氏以精闢的空間生產理論來詮釋身體與空間的關係,呈現的概念是「空間作為一種知識、權力的象徵」與「空間給予人們身體的想像」之間的關係。 本文研究以時下的流行觀點切入滑板世界,說明特定青少年族群喜愛滑板的心理。文獻探討部分,以列斐伏爾的空間生產概念,列氏強調空間研究無法秉棄政治與經濟的影響因素,因此將結合傅柯(M.Foucoult)的「異質空間」論點作為本文空間論述的基礎。板族在二個空間裡的展演方式大同小異,呈現的是身體感知空間的不變歷程,反過來說,空間的發展其實也刻劃著板族生活的真實面;而再現街頭不啻是板族認同自我的表現,更者,也表達對整個體制現狀的不滿。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