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Chen, Chung-Hsien"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臺灣水墨藝術的主體形塑-以1980世代藝術家之當代實踐為例
    (2018) 陳仲賢; Chen, Chung-Hsien
    水墨藝術在臺灣美術史的發展進程中,歷經「美術現代化」的殖民統治、「正統中原文化」的強勢襲臺、「現代水墨」的激烈改革,以及「鄉土水墨」的本土意識崛起後,臺灣水墨藝術的主體軸心便自「東洋的」文化附屬、「中國的」文化嫁接、轉移到「西方的」思想挪移,最終回歸於「本土的」在地關懷。面對史觀脈絡儼然成形的同時,更凸顯出臺灣水墨藝術的主體發展有其深入探討的必要性,本文將檢視臺灣水墨藝術主體的形塑過程。   臺灣水墨藝術的主體在非線性的發展過程中,主體的核心價值多受制於政治力的介入,文化話語權始終由當時的政權所把持。但自1987年解嚴,臺灣社會不僅擺脫威權統治的壟斷,水墨藝術同時也意識到當代藝術所帶來的時代挑戰,如水墨藝術與當代藝術之間的隔閡,其中拘泥於媒材性的把守、觀念性的守舊與視覺語彙的疲乏等,而直接造成水墨藝術與當代社會的斷裂與疏離,「邊陲化」的現象敲響了臺灣水墨主體於當代中的生存警鐘。   然而,1980世代臺灣藝術家的成長背景中,大多已褪去戒嚴時期的威權色彩,相比與前幾個世代的藝術家而言,創作意念較不受到政治力的壓迫,使得此世代的藝術家有嶄新的創作思維與時代使命,在創作形式以及議題表達上,更能貼合與時代性的映照關係,因而本文將臺灣水墨的當代主體聚焦於此世代藝術家的創作實踐上。   當今臺灣水墨藝術仍承受著由時空環境所趨的主體變異,無論是關注在臺灣本土的環境議題、回應於大中國歷史文化的命脈支系,抑或是應對著全球當代潮流的議題操作等,當臺灣水墨身處於主體性的存疑爭辯時,其主體性的確立與當代核心,可藉由1980世代臺灣藝術家的創作表現作為參照,以彰顯新世代臺灣水墨藝術的主體研究。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