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Chen, Szu-Yu"
Now showing 1 - 5 of 5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三核苷酸重複序列之髮夾型結構阻礙 hRPA 蛋白的解旋能力(2021) 陳思妤; Chen, Szu-Yu三核苷酸重複序列與許多神經退化性疾病有關,其容易摺疊成二級結構,常會造成DNA滑動,進而導致DNA的異常擴增。人類複製蛋白A (human Replication Protein A, hRPA)為真核生物當中最豐富的單股DNA結合蛋白,在複製、修復、重組期間,可以避免瞬時存在的單股DNA重新黏合回雙股DNA,或是形成二級結構。hRPA亦有能力解開髮夾型結構與G-四聯體結構等二級結構,以維持基因組的穩定性。我們使用CTG重複序列之髮夾型結構作為模型系統,以單分子螢光共振能量轉移(single-molecule 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技術來探討hRPA對三核苷酸髮夾型結構的解開能力。我們的結果顯示hRPA可以接近完全地解開長度為可容納一顆hRPA的CTG重複序列之髮夾型結構。但出乎意料地,當髮夾型結構的長度越來越長,hRPA只能部份地解開髮夾型結構。因此我們推測CTG重複序列之髮夾型結構會快速地發生滑動,並且重新構型,形成阻礙hRPA進一步入侵的對齊髮夾型(blunt-end hairpin)結構。而當我們使用抑制髮夾型結構滑動的突變方法進行實驗後,發現hRPA可以完全地解開CTG重複序列之髮夾型結構。因此證明三核苷酸重複序列的滑動阻礙了hRPA的結構解旋能力,而可能導致此類序列的基因不穩定性。Item 應用集群分析於精準行銷之研究-以企業軟體為例(2022) 陳思妤; Chen, Szu-Yu隨著訂閱授權並交付軟體的 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簡稱 SaaS)軟體即服務出現,預測模型的應用將可以為企業軟體業者提升競爭力。企業軟體業在目標客戶的預測上,常常面臨資料蒐集不易之困境。倘若能依循零售業的方式,利用資料庫中的顧客購買紀錄,作為預估未來市場的決策依據。本研究採用 RFM指標中三項指標進行顧客價值之兩階段集群分析,再運用 CART 決策樹將客戶進行分析,建構出預測模型,進而探討各集群間的差異性。透過透過 UCI 公開資料庫的某英國批發零售商銷售總筆數 530108 之交易資料,建立預測模型,分析該企業的顧客特徵值。根據結果,給予企業軟體業者、廣告業者以及後續相關領域參考。 茲將本研究重要發現分述如下: 一、精準行銷與廣告策略為正相關,行銷目標在於消費者體驗上能更進階,同時 降低廣告成本並創造更高的收益,最終進行付費購買。 二、RFM 模型與兩階段集群分析將線上零售商客戶進行分群,從客戶變動的消費 行為對其產生特徵值標籤後,將顧客分為「高消費型客戶」、「潛力型消費型 客戶」、「流失型客戶」等三種類型。 三、建立模型方面,使用「分類與回歸數」(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簡 稱 CART)決策樹算法建構模型,結果發現決策樹的顯著度為 95 %,顯示決 策樹能提供對應的解釋規則。Item 服務設計應用於手機APP研究與創作-以地震防災為例(2020) 陳思妤; Chen, Szu-Yu台灣因先天地理環境而地震頻繁,近年來多起地震造成憾事發生,台灣地震教育主要針對國小、國中及高中生為對象,進行地震基本教育與逃生演練為主,而大學生及社會人士則較少地震知識的接收管道,防災知識時常伴隨地震發生後才開始廣為討論,隨著話題熱度降低,地震防災議題也就不再被關注,造成災害的發生無限循環,防災教育水平無從提升。因此探討如何利用服務設計的方法,有效的傳遞地震防災知識,讓使用者能夠主動想參與地震防災行動。 本研究進行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為文獻蒐集及分析,初步了解服務設計、使用者經驗、使用者介面設計及地震教育,並從文獻中歸納出地震教育服務的主要對象、如何提供使用者在地震教育服務中有更好的體驗、了解台灣目前地震教育的概況與如何改善。第二階段則選定三項現有地震教育產品,除APP外也包含不同傳遞媒介產品,如網站、電子書及印刷品,並邀請6位使用者進行SUS使用性評估與半結構式訪談,深入了解使用者對於地震教育的需求及看法。第三階段則是從訪談結果中,歸納出七項使用者需求作為設計創作之功能發想,並搭配資訊圖像化及符合地震教育議題的視覺設計,進行地震教育APP設計創作,包含手機及iPad版本。第四階段為創作檢核評估,再次邀請6位使用者針對完成品進行產品檢核評估,了解是否滿足使用者的需求並請說明原因,進行設計創作之修正。而若檢核結果評價皆為正向,表示能夠與親朋好友一同有系統的進行防災準備,並且能夠清楚了解地震防災的知識,給予許多正向的回饋。現階的段研究與設計,因應本研究主題為服務設計,希望能與台灣真實地震教育連結,實踐服務設計回饋社會之目的。Item 資深體驗教育引導員引導信念形塑歷程及實踐之研究(2020) 陳思妤; Chen, Szu-Yu本研究旨在探討資深體驗教育引導員之引導信念形塑歷程、引導信念內涵以及引導信念對於帶領課程之影響與實踐。研究者透過質性研究當中之深度訪談法以及參與觀察法,針對7位執業10年以上資深體驗教育引導員進行研究。透過訪談內容以及課程觀察記錄資料之整理歸納分析,本研究結果發現如下: 影響資深體驗教育引導員的引導信念形塑之因素包含個性特質、成長背景、體驗教育學習經歷以及深刻經驗,引導信念形塑歷程是一動態過程,根據引導信念最初的出現,經過篩選確立的認同期,最後反思整理內化形成引導員的引導信念。 引導員的引導信念內涵如下: 一、 對人的基本信念:人能夠改變、人有價值、人有限、人需要支持、人需要尊重。 二、 引導員自身信念:以身作則、增廣視野、自我照顧。 三、 對體驗教育帶領課程的信念:以學員為中心、提升學習動機、關係連結與建立、鼓勵挑戰但尊重決定、重視自我覺察、教育即生活、為學習成效負責、重視過程與結果。 引導信念內涵會影響引導員的課程設計與實際教學行為、教學判斷與決策模式,意即引導員對於教學內容、教學策略、課程的設計與安排、如何看待自身角色以及與學員的關係等皆受其所持之引導信念影響。Item 高中運動員依附風格與教練選手關係之相關研究:依附關係的中介效果及安全堡壘支持的調節機制(2017) 陳思羽; Chen, Szu-Yu本研究以依附理論為主軸,探討高中運動員特質依附風格、教練—選手依附風格與教練—選手關係間的中介機制及安全堡壘支持的調節效果。據此,研究一首先針對中文版教練—選手依附量表進行信效度檢驗。接續,研究二旨在檢驗教練—選手依附風格是否中介特質依附風格與教練—選手關係;其次,檢驗安全堡壘支持是否對特質依附風格與教練—選手依附風格具有調節效果;最後,進一步檢驗安全堡壘支持是否調節教練—選手依附風格對特質依附風格與教練—選手關係的中介效果。本研究皆採問卷調查法,研究一以216位高中甲組運動員為研究對象;研究二則以387位高中甲組運動員為樣本,分別進行資料收集與分析。研究一結果顯示,中文化教練—選手依附量表具有良好之信、效度。另則,研究二發現,教練—選手逃避依附風格會部份中介特質逃避依附風格與教練—選手關係;教練—選手焦慮依附風格則會完全中介特質焦慮依附風格與教練—選手關係。再者,安全堡壘支持能調節特質依附風格與教練—選手依附風格的關係;此外,安全堡壘支持亦能調節教練—選手依附風格對特質依附風格與教練—選手關係的中介效果。有關研究結果的學理貢獻及實務應用將於內文一併討論,以做為研究人員在應用依附理論於運動人際關係相關研究議題開拓之依循。整體而言,透過本研究可增廣依附理論應用於運動人際關係之範疇,同時,提供運動教練對於改善與選手互動之關係品質之參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