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Chen, Wen-Hua"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立體學習地景—芬蘭赫爾辛基一間學校的現象為本學習
    (2019) 陳玟樺; Chen, Wen-Hua
    芬蘭於2016年實施新課綱後,赫爾辛基學校實施現象為本學習引起許多國家關注。現象為本學習以主題或議題為教與學核心,其蘊含跨領域教學特質,有助於發展學生21世紀所需能力。緣此,本研究探討芬蘭赫爾辛基實施現象為本學習的脈絡原因,並進入一間公立中小學進行田野研究,以深度理解政策與現場的實踐情形。 本研究採個案研究法,以赫爾辛基一間具十年國際文憑課程(IB課程)實施經驗的公立學校為研究場域。研究時程為一年,聚焦在七年級課室,透過觀察、訪談與文件分析等方法蒐集資料。本研究重要的研究發現如下: 一、「現象為本學習」作為後現代下未來課程的一大膽試煉,亦是一弱架構弱分類的創作。 二、個案學校兼納有國家課程綱要和IB系統,常態性地採取「探究為本學習」作為探索和平衡不同學科聯繫的方法。 三、個案學校以真實世界現象為意義之網交織以概念作為主題透鏡的「現象為本學習周」(Phenomenon-Based Learning Week),促使學習者發揮「實驗性學習」(experimental learning)精神以整合真實知識、社會與經驗。 四、在續耕以「自我調節」(self-regulation)為目標的評估文化下,個案學校教師強調學生做為「生態系統」中心的觀點,鼓勵學生透過對話和互動的方法,促進對學科聯繫的理解和應用。 五、個案學校以「現象」或「概念」為主題的統整學習,讓學生挑戰以創意或創新的學習方式或模式而呈現出多樣學習表現,如從「使用哪些學科知識(多學科/科際整合)」、「如何將所學內容直接運用於生活中(科際整合/超學科)」至「直接採取行動(超學科/無學科)」。此朝向一種「立體學習」(pop-ups learning)經驗,正為跨領域教學取徑與整合內涵提供擴充空間。 本研究最後提出跨文化研究的反思,期能為我國的108課綱的課程改革與教學實踐帶來一些啟示。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