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Chen, Ying-Ju"
Now showing 1 - 3 of 3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中國大陸觀光客來台旅遊對其民主意識影響之研究(2012) 陳盈儒; Chen, Ying-Ju陸客來台至今,受關注的焦點大多在於旅遊產業的合作對兩岸關係的影響,陸客在台的消費行為能為台灣帶來多少商機,更是甚受矚目的話題。陸客來台旅遊期間,對台灣民眾參與公共事務的觀察,加上唾手可得的媒體資訊,對其民主意識及政治態度的影響,將可能造成不容小覷的衝擊與改變,更可能在內心建構下意識的文化認同感,甚至回國後與親友分享旅遊期間之民主生活經驗及感受。 本文認為,有關對於陸客的民主意識影響之探討仍較少成為討論焦點,但絕對為深具研究價值的議題。本研究採「文獻分析法」與「問卷調查法」相輔,主要目的為回顧重要之政治態度與民主態度調查、以及陸客出境旅遊與陸客來台相關文獻,分析陸客來台旅遊之發展沿革及觀光行程分析,並且以問卷調查,了解陸客觀光過程對民主生活感受之感受,最後以政治學理論分析陸客來台體驗民主生活後的感受,了解對其民主意識造成之影響。Item 初任教師之素養導向教學的培育與實踐─以高中國文科為例(2023) 陳映儒; Chen, Ying-Ju本研究從高中國文科初任教師的角度,來瞭解我國在高中國文科素養導向教學上的培育與實施情形,並探討初任教師在實施素養導向教學時所面臨的困境與解決策略。本研究採質性的研究方法,透過半結構式訪談作為資料蒐集取徑,取樣方式主要為立意取樣搭配滾雪球取樣,選取十位高中國文科初任教師作為受訪者,並透過主題分析法進行資料處理與詮釋。 本研究之結論統整如下: 一、對高中國文科初任教師來說,有助於培養素養導向教學能力的師資培育課程多為「教育專業課程」,其中又以「教育方法」與「教育實踐」兩類為大宗。 二、高中國文科初任教師常透過「研習」、「實務社群」、「研究所進修」、「閱讀相同領域名師的著作與影音資料」及「教學以外的活動與工作經驗」的方式或管道,增進自身素養導向教學能力。 三、高中國文科初任教師經常透過設計學習單,並引進外部資料以充實教材內容來發展素養導向教學之教材。 四、高中國文科初任教師最常使用的素養導向教學策略包括「ICT 融入教學」、「議題融入課程」與「差異化教學」,而經常運用的素養導向教學方法則包括「合作學習教學法」、「問答教學法」及「遊戲融入教學」。 五、高中國文科之素養導向評量,形式上經常採用實作評量、學習單、自評、同儕互評與加分機制,內容上強調結合學生生活經驗或社會時事,並注重學生的態度與表達能力面向。 六、高中國文科初任教師進行素養導向教學時,分別在課程設計與教學實施、素養導向評量、制度規定上面臨不同的困難與挑戰。 七、初任教師面對素養導向教學上的困難,解決策略包括:調整備課方式、讓學生瞭解課程活動之學習目的、積極尋求校內外資源,以及調整教學方式或內容等。 最後,研究者根據以上結論,提出對於高中國文科素養導向教學之培育制度及教學實施上的相關建議,供師資培育機構、高中國文科初任教師及未來研究者參考。Item 素食傾向者與非素食者食物選擇動機因素探討之研究(2020) 陳盈如; Chen, Ying-Ju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UNEP)(2010)指出由於人口成長而增加動物製品的消耗,農畜業對地球的衝擊更加鉅大,全世界大幅改變飲食—遠離動物產品,可望降低對地球的衝擊。然而飲食習慣難以改變,且為各種不同的社會便因與個人心理因素影響之間的關係。因此本研究藉由瞭解行為者之動機因素,探討飲食行為和心理因素之間的關係。本研究之目的為(1)探討臺灣地區素食傾向者與非素食者之行為動機因素與其行為動機因素之差異情形;(2)探討素食傾向者與非素食者在不同人口背景變項間行為動機因素之差異。本研究利用食物選擇問卷(Food Choice Questionnaire, FCQ)與食物選擇倫理關注量表(FCQ Ethical Concern scale)作為研究工具,以網路問卷方式收集樣本資料。本研究結果顯示素食傾向者與非素食者所注重的食物選擇因素具有差異性,在素食傾向者族群中最注重的因素為健康、食物的天然含量與生態福祉;在非素食者族群中最注重的因素則為感官訴求。本研究結果也顯示不同人口背景變項,像是不同年齡、性別、學歷等人口變項在某些食物選擇動機因素上也具有顯著差異。透過本研究瞭解素食傾向者與非素食者的食物選擇動機因素之差異,可作為未來擬定推動素食行動策略時考慮之要點,使推動素食行動更加容易。倘若能使更多人們改變飲食習慣,採取素食行動,將有助於解決環境問題,以達永續發展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