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Chiu, Chi-Hsien"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一種急跳度精微電解技術應用於高溫耐蝕合金之微孔型結構製造研究(2023) 邱繼賢; Chiu, Chi-Hsien本研究旨在開發一種電極具急跳度運動模式的精微電解技術,應用於高溫耐蝕合金的微孔型結構之製造研究。直徑Ø 150 μm以下具倒錐、內擴及內縮等特殊微孔型結構,適用於高壓流體輸送的微噴嘴或微流道,以便提升其噴射壓力,這類的噴嘴材料傳統加工技術很難製作。本研究提出一種「急跳度精微電解」技術,藉由電解電極於微直孔內的急跳度位移運動,於電解間隙中創造出不同的電場強度,以改變孔壁的材料移除率,製造出特殊微孔型結構。實驗規劃首先以直徑55 μm微細實心的碳化鎢鑽針製作電解電極,透由真空鍍膜披覆一層膜厚5 μm的派瑞林(Parylene)絕緣層,然後將電極端面的絕緣層磨除以與孔壁產生電場。電極在微孔中心位置以旋轉方式,在不同的正負值急跳度運動模式下,由微孔下端緩升至上端,隨硝酸鈉電解液由下而上的沖流運動,孔壁材料會因電解間隙不同的電場強度而發生不同的金屬溶解率,進而創造出各式特殊的微孔造型。研究結果顯示,當急跳度J= +0.00002 mm/s3及電流I=13 mA時,可製造出錐率0.130的倒錐微孔型結構;急跳度J= ±0.00002 mm/s3及電流I=16 mA時,可得錐率T為0.0470及- 0.0731之沙漏型內縮微流通道;反之,急跳度J= ∓0.00002 mm/s3,錐率T為- 0.1485及0.1510之鼓脹型內擴微流通道。這些微孔型結構皆具高同軸精度與高對稱精度;比起放電加工技術,電解加工的微孔孔壁沒有凹凸不平的放電坑,故可大幅降低高壓流體的流動阻力,非常適於如柴油引擎的高壓噴嘴之燃油輸送與霧化,提高燃燒效率;或適用於生醫體液傳送,藉由重力使細胞沉澱於流道凹陷處,達血液細胞分離效果。研究證實,所提技術能為特殊微孔型結構的製造,提供另一種高效且無切削力與無熱應力的加工技術,深具商業化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