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Chung-Yu Chen"
Now showing 1 - 2 of 2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儒家正名定分思想的戰爭實踐─中越歷史上興滅繼絕運作模式的歷史案例證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017-03-??) 陳中雨; Chung-Yu Chen治國、平天下為中國歷代英雄豪傑所欲意為之事,亦是名留青史之快意情事。而儒家思想便是完成此一功成名就的基礎。凡此種種治國、平天下的策略均是孔子所極力主張與強調,這些無非是維繫一個核心思想基石─正名理論─即「名正則言順」的事實踐履。鑑於「禮樂自天子出」則平時施以不治治之的不干預原則的治理。當動亂時基於「征伐自天子出」則以興滅繼絕之名行軍事武力干預之實的「以威不恪」。本文係欲以正名定分思想─興滅繼絕─的戰爭實踐途徑檢視歷史上相關史實,問題意識源於「名正則言順」,為何名正就能言順(興滅繼絕)?或名正而言不順?若名不正而言不順?這些狀況下還能行使興滅繼絕?文章引用中越間四段歷史上興滅繼絕的案例,以證成名正則言順或其他例外狀況的歷史實踐。大致區分為清廷與安南黎氏王朝之「興滅國,繼絕祀」、漢廷與南越趙氏王朝之「興滅國,復郡縣」、宋廷與交州黎氏王朝之「未興國,易姓祀」及清廷與安南阮氏王朝之「興滅國,易姓祀」四方面析論詮釋,最後再輔以義利與營救政治的觀點論結。Item 知覺缺口跨越之環境賦使: 準確度、預測因子與年齡效應(2007) 黃嘉彬; Chia-Pin Huang摘 要 個體藉感官捕捉外在環境所釋放出有意義之訊息作為行動依據,再透過行動以知覺更多環境線索,此為知覺-行動聯結之過程。本研究以生態手段之直接知覺觀點探討此議題,找尋不同年齡族群於缺口判斷與實際跨越距離之差異情形、影響因子以及主成分類別。本實驗之參與者為21名兒童、18名成人與19名老年人,先測量身高、眼高、腿長、腿部肌力與髖關節柔軟度後進行一循環長度由50公分至130公分之缺口判斷測驗與實際跨越測驗。以3 (年齡) × 2 (跨越情境) 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 (two-way ANOVA)、逐步迴歸之方式檢驗判斷跨越與實際跨越是否與個體因子有正相關、以及主成分分析法歸類影響因子之共同特質。結果發現:(一) 兒童族群與老年人族群之判斷跨越與實際跨越距離相對於成年人有顯著差異、(二) 髖關節柔軟度和三族群實際跨越之結果有正相關,另外老年人之判斷跨越和眼高、腿長以及髖關節柔軟度亦有正相關,實際跨越和判斷跨越以及腿部肌力也有正相關、和 (三) 影響三族群之個體因子皆可分成身體肢段參數以及身體適能因素兩大主成分;不同族群之此二主成分累積解釋變異量均高於66%,可良好代表原始變數。結論為:(一) 相較於成人,缺口跨越之知覺-行動聯結準確度在兒童與老年人時期較低、(二) 髖關節柔軟度是兒童、成人以及老年人實際跨越距離之相關因子;眼高、腿長以及髖關節柔軟度亦是老年人判斷跨越之相關因子;判斷跨越以及腿部肌力也是老年人實際跨越之相關因子、和 (三) 影響兒童、成人以及老年人之相關因素皆可歸類為身體肢段參數以及身體適能因素兩大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