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Diau-Long SHEN)"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格奧吉亞底斯的「維也納古典樂派」語法論述及其潛在的現象學式音樂分析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院, 2018-11-??) 沈雕龍; Diau-Long SHEN)
    希臘裔德國音樂學家格奧吉亞底斯(Thrasybulos Georgiades, 1907-1977)於1950-1970年代間,提出其「維也納古典樂派」(Wiener Klassiker)語法的相關討論;其中,他刻意地和對稱、週期、句法交疊(Satzverschränkung)等概念保持距離,並且發展出幾種概念:「不連續性」(Diskontinuität)、「對立平衡」(Kontrapost)、「和聲構架」(der harmonische Gerüstbau)、「複格律」(Polymetrik)和「空節拍」(der leere Takt)。這些概念具有一種讓人無法一目了然的殊異感,卻也獨樹一格地點出某些獨特的音樂聲響特質,且被二十世紀後半出版的多本德語西方音樂史書籍引用作為詮釋「維也納古典樂派」音樂的工具之一。可以說,格氏的維也納古典樂派論述,是理解德語音樂學界二十世紀中以降,關於古典風格的討論不可或缺的面向之一。為了理解格奧吉亞底斯的「維也納古典樂派」語法論述,本文將先探討格氏對劇場和語言的想像,然後依序說明他音樂的「不連續性」、「複格律」、「對立平衡」、「空節拍」等概念間的關係。尤其「空節拍」的概念引起種種的爭議辯論,反而點出格氏論述中的哲學式探索痕跡。本文最後要以伽達默爾(Hans-Georg Gadamer, 1900-2002)的評論來引導出一個觀察:格氏如何潛在地借用了現象學(Phänomenologie),來作為發展其「維也納古典樂派」語法論述的工具。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格奧吉亞底斯的「維也納古典樂派」語法論述及其潛在的現象學式音樂分析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院, 2018-11-??) 沈雕龍; Diau-Long SHEN)
    希臘裔德國音樂學家格奧吉亞底斯(Thrasybulos Georgiades, 1907-1977)於1950-1970年代間,提出其「維也納古典樂派」(Wiener Klassiker)語法的相關討論;其中,他刻意地和對稱、週期、句法交疊(Satzverschränkung)等概念保持距離,並且發展出幾種概念:「不連續性」(Diskontinuität)、「對立平衡」(Kontrapost)、「和聲構架」(der harmonische Gerüstbau)、「複格律」(Polymetrik)和「空節拍」(der leere Takt)。這些概念具有一種讓人無法一目了然的殊異感,卻也獨樹一格地點出某些獨特的音樂聲響特質,且被二十世紀後半出版的多本德語西方音樂史書籍引用作為詮釋「維也納古典樂派」音樂的工具之一。可以說,格氏的維也納古典樂派論述,是理解德語音樂學界二十世紀中以降,關於古典風格的討論不可或缺的面向之一。為了理解格奧吉亞底斯的「維也納古典樂派」語法論述,本文將先探討格氏對劇場和語言的想像,然後依序說明他音樂的「不連續性」、「複格律」、「對立平衡」、「空節拍」等概念間的關係。尤其「空節拍」的概念引起種種的爭議辯論,反而點出格氏論述中的哲學式探索痕跡。本文最後要以伽達默爾(Hans-Georg Gadamer, 1900-2002)的評論來引導出一個觀察:格氏如何潛在地借用了現象學(Phänomenologie),來作為發展其「維也納古典樂派」語法論述的工具。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