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HUANG, Chong-You"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戰後臺灣制憲運動──政治過程論之分析
    (2024) 黃崇祐; HUANG, Chong-You
    本文以「政治過程論」研究途徑,以實物分析法為主,參與觀察法及深度訪談法為輔,針對政治環境、推動主體、社會動能與運動結局四大面向,探討戰後各波臺灣制憲運動。本文發現從1945年至今,臺灣制憲運動出現四段浪潮,共有的特徵包含皆歷經「理念倡議」、「組織建立」、「憲草制定」等階段。 第一波臺灣制憲運動,從1945年至1987年,起源於二二八事件後,意欲擺脫中國威權殖民統治,強化臺灣獨立建國意向。第二波臺灣制憲運動,從1987年至2000年,起源於破除中國法統,並在民主轉型階段建立臺灣民主正當性。第三波臺灣制憲運動,從2000年至2014年,起源於抵抗中國武力威脅與重整國內政治版圖。第四波臺灣制憲運動,從2014年至今,起源於擺脫臺灣過度連結中國的政經結構。 本文總結前後四波臺灣制憲運動,歸納出「臺灣制憲生命週期模型」,週期因素在於憲政危機與制憲關聯,解釋臺灣制憲運動起伏週期循環與內外演化歷程。臺灣制憲運動出現的前提在於臺灣出現重大憲政危機,而此危機通常涉及憲政制度朝向中國憲政主義傾斜,意欲透過臺灣制憲運動,建立臺灣憲政主義。第二波與第四波臺灣制憲運動的驅動,更與學生運動的發生相契合。 雖然各波臺灣制憲運動並未一舉制定臺灣新憲法,但每一波運動幾乎都程度不等地衝擊既有憲政體制,而主政者在考量國際地緣與強權政治下,最終選擇以「局部修憲」溫和與漸進方式,回應、吸納、轉化與減壓臺灣制憲運動產生的能量。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