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Hsi-Chi Hsiao"
Now showing 1 - 3 of 3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大學畢業生取得證照與薪資所得-傾向分數配對法之分析(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 2015-03-??) 陳清檳; 鄭博文; 賴慧敏; 蕭錫錡; Chin-Pin Chen; Po-Wen Cheng; Hui-Min Lai; Hsi-Chi Hsiao高等教育日益普及化,雇主無法僅以教育程度做為判斷求職者的能力,證照成為衡量求職者能力的客觀指標。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畢業生取得證照及其薪資所得之關聯。目前國內皆利用迴歸分析法探討證照對薪資所得效益,此方法論有基準線的差異以及個體自我選擇的偏誤。因此本研究應用傾向分數配對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PSM)估算平均處理效果(Average Treatment Effect on the Treated, ATT),分析臺灣的大學畢業生擁有證照對薪資所得的效應。以臺灣高等教育資料庫2004 年的調查,即2002 年大學生畢業後一年問卷資料,有效樣本數共計4,979 人。本研究發現:(1)擁有證照與無證照的大學畢業生,其影響薪資所得之個體基準條件具有差異性;(2)當控制了影響薪資所得的個體基準線差異性之後,證照對於薪資所得的提昇僅微小的影響;(3)同時,證照張數對於薪資所得累積效果影響有限。文末,根據研究結果進行討論與建議。Item 當前科技大學工程與技術教育使用教學方法之調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 2014-06-??) 張仁家; 蕭錫錡; 王麒; Jen-Chia Chang; Hsi-Chi Hsiao; Chi Wang本研究旨在瞭解科技大學工程與技術教育教師在教學方法上的使用情況,研究結果可提供教師在教育教學方法之參考。本研究以33所科技大學工程與技術教育教師為問卷對象,回收有效人數計257位,利用問卷調查法,蒐集教師在工程與技術教育教學中所使用教學方式之頻率,以次數分配,描述教師在教學方法上選擇經常使用與從未使用之使用情形,並以卡方適合度分析(test of goodness of fit)考驗教師在選擇教學方法上是否有顯著的差異。研究結果發現,科技大學工程與技術教育教師最常使用的教學方法為「講述式教學法」且明顯高於其他方法,在「角色扮演法」、「發現教學法」、「教師團隊教學法」及「工作坊教學法」之使用頻率明顯偏低。在培養實務技能中,重要的「專題製作」及「問題導向學習」(PBL)並沒有常被使用。Item 當前科技大學工程與技術教育使用教學方法之調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 2014-06-??) 張仁家; 蕭錫錡; 王麒; Jen-Chia Chang; Hsi-Chi Hsiao; Chi Wang本研究旨在瞭解科技大學工程與技術教育教師在教學方法上的使用情況,研究結果可提供教師在教育教學方法之參考。本研究以33所科技大學工程與技術教育教師為問卷對象,回收有效人數計257位,利用問卷調查法,蒐集教師在工程與技術教育教學中所使用教學方式之頻率,以次數分配,描述教師在教學方法上選擇經常使用與從未使用之使用情形,並以卡方適合度分析(test of goodness of fit)考驗教師在選擇教學方法上是否有顯著的差異。研究結果發現,科技大學工程與技術教育教師最常使用的教學方法為「講述式教學法」且明顯高於其他方法,在「角色扮演法」、「發現教學法」、「教師團隊教學法」及「工作坊教學法」之使用頻率明顯偏低。在培養實務技能中,重要的「專題製作」及「問題導向學習」(PBL)並沒有常被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