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Huang, Ko-Han"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2000-2020乾旱對副熱帶島嶼植被影響之探討(2023) 黃可翰; Huang, Ko-Han陸域生態系為地球上重要的碳庫,而嚴重的乾旱會影響碳循環,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乾旱發生的頻率以及嚴重程度正逐漸上升。臺灣因全球暖化加上降雨型態的改變,夏季的降水有減少的趨勢,未來中南部地區發生乾旱的機率上升。了解植被對於乾旱的反應,有助於評估在全球氣候變遷的情境下生態系功能的變化。透過遙測技術可以長時間且大規模的分析植被受環境變化的影響,本研究透過美國太空總署的遙測感應器MODIS (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衍生的增強植被指數(EVI; 250 m x 250 m)和常態化差異紅外指數(NDII; 500 m x 500 m),以及3個月雨水累積的標準降水指數(SPI3),評估臺20年來(2000-2020)乾旱對臺灣植被影響。結果發現,20年間臺灣共發生兩次極度乾旱,皆對植被生長有明顯負面影響,2002年極度乾旱造成植生指數減少約20%,特別是中、南部山區的植被受到的影響最大,經過4個月的時間才恢復至歷年平均值;2020年乾旱使植生指數下降約10%,並觀察到植物生長對乾旱的延遲反應。本研究也發現不同類群的植被對於乾旱的反應有所不同,乾旱期間草原的植生指數下降幅度最小,而闊葉林及混合林下降幅度較大;農田地雖受負面影響,但恢復速率較快。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植被的生長情形在不同程度的缺水壓力下不盡相同,且有明顯的空間分布差異及延遲反應。NDII指數與乾旱指數的相關性較高,顯著網格佔總植被網格數約54%,並隨時間延遲,相關性逐漸減弱;EVI指數則是在一個月的延遲下與乾旱指數有較高的相關性。本次研究的結果有助於了解生態系對於乾旱的反應,未來需要結合多方面且長期的研究,才能更深入了解以應對氣候變遷對生態環境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