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Hui-Ju Chen"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7 of 7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低識讀能力學生對科學文本「血糖的恆定」之閱讀困難研究
    (2009) 陳惠如; Hui-Ju Chen
    科學文本為了將科學知識更有系統的組織起來,通常會藉由很多的技術性詞彙來介紹科學概念,而這些訊息再經過語法隱喻、名物化的轉變,更容易讓學生在理解科學文本時遇到閱讀困難。本研究的研究對象為低識讀能力的學生,他們在閱讀科學文本時,可能會對這種語言的特徵產生許多的理解困難,而本研究的目的即是在探討低識讀能力學生在閱讀科學文本時,會遭遇到什麼閱讀困難。 本研究以系統功能語言學的理論為基礎,從小句的語言單位,來探討學生對小句內每個成分的理解情形和可能的閱讀困難。研究的標的文本為康軒版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第一冊的「血糖的恆定」,在研究中,經由念課文、訪談等活動,來探討學生的閱讀理解情形。研究的發現有四點,首先,低識讀能力學生對過程詞,無論是動詞或動詞組都有閱讀困難,且在有動詞組形式的兼語句內對辨認各成分間的關係有困難;其次,低識讀能力學生理解參與者時,對深度越深的名詞組會產生越多的閱讀困難;接下來,低識讀能力學生對不同意義的環境成分都有閱讀困難的存在;最後,零代詞的現象會影響學生對其他成分的理解。 研究發現低識讀能力的學生對科學文本會產生很多的閱讀困難,且在小句內的理解就出現問題,更不用說對整個語篇的理解。而藉由系統功能語法的理論,我們可以分析文本,也可以分析學生對科學文本的識讀能力,並進而為不同能力的學生挑選適當的文本。研究發現也提供教師一個從語言的觀點來思考學生學習成就低落的原因,並建議教師將科學內容教學和科學語言教學並重,使學生能夠練習閱讀科學文本的技能,如此一來,他們就能夠從文本中直接得到科學知識。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共讀童書文字指引策略對幼兒認字之影響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13-12-??) 陳惠茹; 張鑑如; Hui-Ju Chen; Chien-Ju Chang
    本研究以94 位就讀於桃園縣龜山鄉公私立托兒所3 至5 歲幼兒為對象,將幼兒均分為兩組,分別以文字指引策略及對話式共讀帶領實驗箱及控制組幼兒共讀20 本童書,探討成人採用文字指引策略帶領共讀活動對幼兒認字能力的影響。 研究結果發現: (1)採用文字指引策略共讀童書較對話式共讀能顯著提升幼兒整體的認字能力。(2)共讀童書文字指引策略能提升幼兒認字及目標字彙辨識能力。(3)成人在帶領幼兒共讀叢書過程中,特別針對某些字彙的字形、字音、和字義加以說明,並提供詞素覺識訓練, 可以顯著提財幼兒對這些目標字彙的辨識能力。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地板滾球課程對輕度智能障礙兒童口語溝通與身體活動能力影響之個案研究
    (2008) 陳慧如; Hui-Ju Chen
    地板滾球課程對輕度智能障礙兒童口語溝通與身體活動能力影響之個案研究 日期:2008年1月                 研 究 生:陳慧如                          指導教授:闕月清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地板滾球課程之介入,對輕度智能障礙兒童之口語溝通與身體活動能力影響。研究參與對象為就讀國小六年級普通班之一位輕度智能障礙兒童,研究方法採個案實驗研究法,自變項為地板滾球課程,依變項為口語溝通能力及身體活動能力;量化的研究工具有文蘭適應行為量表、修正式文蘭適應行為類目觀察表,本研究實施十週地板滾球課程介入實驗教學,教學情境為一對一個別教學,並針對參與研究者進行觀察,將量化資料以簡易線形圖分析、視覺分析。質性的研究工具有研究者日誌、參與觀察者日誌、訪談資料及相關文件,以持續比較法及三角檢測法進行分析,加以歸納整理。本研究結果如下:(一)地板滾球課程能增進輕度智能障礙兒童之口語溝通能力;(二)地板滾球課程能增進輕度智能障礙兒童之身體活動能力;(三)地板滾球課程受到正面的肯定,導師、體育教師、特教老師、家長、智能障礙學童及其同儕,對地板滾球課程均持肯定認同的看法。根據本研究結果,提出相關建議,供體育教師、師資培育單位及未來研究參考之用。 關鍵詞:地板滾球、智能障礙兒童、口語溝通、身體活動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幼兒部件概念發展與認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15-09-??) 陳惠茹; Hui-Ju Chen
    本研究以107 位3 至6 歲幼兒為對象,探討幼兒中文部件概念,實驗以30 個中文部件搭配形體相似之符號、英、日、韓文字母,要求幼兒從成對的字卡中選出中文部件,研究結果:一、幼兒在三個測驗的總平均分數為17.23 分,幼兒即使完全不識字,已在日常生活中接觸文字培養對中文部件字形的基本認識。二、3-4 歲、4-5 歲、及5-6 歲三個年齡層幼兒在部件測驗分數出現顯著的組間差異,顯示幼兒的中文部件概念隨著年齡增長,但同年齡層幼兒的部件概念發展個別差異甚大。三、幼兒部件概念與其認字能力具有顯著的正相關,部件概念發展愈佳,識字能力愈好。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幼兒部件概念發展與認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15-09-??) 陳惠茹; Hui-Ju Chen
    本研究以107 位3 至6 歲幼兒為對象,探討幼兒中文部件概念,實驗以30 個中文部件搭配形體相似之符號、英、日、韓文字母,要求幼兒從成對的字卡中選出中文部件,研究結果:一、幼兒在三個測驗的總平均分數為17.23 分,幼兒即使完全不識字,已在日常生活中接觸文字培養對中文部件字形的基本認識。二、3-4 歲、4-5 歲、及5-6 歲三個年齡層幼兒在部件測驗分數出現顯著的組間差異,顯示幼兒的中文部件概念隨著年齡增長,但同年齡層幼兒的部件概念發展個別差異甚大。三、幼兒部件概念與其認字能力具有顯著的正相關,部件概念發展愈佳,識字能力愈好。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戲仿效果的翻譯─以英國喜劇《脫線一籮筐》為例
    (2013) 陳繪茹; Hui-Ju Chen
    隨著視聽文化日益普及,影視字幕的翻譯也愈來愈受重視,在字數及時間的限制下,如何達到有效的溝通效果,是譯者的一大挑戰,而喜劇電影的幽默諷刺更是譯者的棘手任務。本論文以英國喜劇團體蒙帝巨蟒 (Monty Python) 的電影作品《脫線一籮筐》(Monty Python’s The Meaning of Life) 為研究對象,藉由哈蒂姆 (Basil Hatim) 與梅森 (Ian Mason) 話語分析理論架構,來探討影視字幕翻譯的因應策略。蒙帝巨蟒為英國六〇年代晚期崛起的英國喜劇劇團,其電影作品《脫線一籮筐》以該劇團知名的戲仿 (parody) 風格和短劇形式詮釋人一生中生老病死等不同階段,透過豐富的角色、多元的對話,以及他們最擅長的反差效果,來諷刺宗教、教育、體制、人性等,其獨特的幽默戲仿風格具有強烈的英國文化色彩。本研究以哈蒂姆與梅森提出語域分析在翻譯上的應用,從語場 (Field of Discourse)、語式 (Mode of Discourse) 和語旨 (Tenor of Discourse) 來分析此電影話語文本的戲仿效果,在轉換為中文字幕時如何構成各種翻譯上的挑戰,研究者進而檢視本片中文字幕是否能貼切傳達其中笑點及諷刺意涵。論文歸結出運用這套語域分析理論,能夠幫助譯者在話語翻譯轉換時,更加充分掌握語場、語式、語旨的不同所造成的語意差異,進而提出因應翻譯策略,以達到最好的溝通效果,凸顯出其獨特的戲仿風格,帶出欲傳達的寓意。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指讀及文字討論之共讀方式對幼兒認字的影響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11-12-??) 陳惠茹; 張鑑如; Hui-Ju Chen; Chien-Ju Chang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成人以指讀及文字討論的共讀方式帶領幼兒閱讀童書對其辨認書中字彙能力的影響。四十八位平均年齡四歲三個月的幼兒,分成三組,在不同的成人閱讀指引方式下,共讀「三隻小兔」童書五次,並測試其辨認書中六個字彙的能力。研究結果顯示:(1)在「指讀及文字討論」的共讀方式帶領下,幼兒辨認書中字彙的能力與參與「指讀及命名」、「純粹唸讀」共讀活動的幼兒有顯著差異。(2)在「指讀及文字討論」的共讀方式帶領下,幼兒出現較多自發性對印刷文字的討論,且自發的文字討論次數與其認字能力呈現正相關。文中並對未來相關研究及閱讀教學策略提出討論與建議。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