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Hui-Min Lin"
Now showing 1 - 3 of 3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國小教師美術教學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2002) 林惠敏; Hui-Min Lin本研究旨在瞭解目前國小教師美術教學態度之實際情況,並探討影響國小教師美術教學態度之相關因素,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做為改善國小美術教育之參考。 本研究主要採用問卷調查法,輔以文獻分析進行探究。利用研究者自編之「國小教師美術教學態度量表」調查問卷,以台灣地區北(台北縣)、中(台中縣)、南(屏東縣)、東(台東縣)四地區之公立國民小學教師為研究母群,採用多階段分層比例群集隨機抽樣,並配合樣本大小成比例之抽樣技巧(pps)來協助抽樣,抽取85所公立小學,510位小學教師進行調查研究,問卷共回收358份,回收率達70.2%,經剔除廢卷之後,得有效樣本350份,作答有效率高達97.8%。利用統計套裝軟體SAS 8.1版進行資料分析,以樣本數、平均數、標準差描述國小教師美術教學態度之實際狀況;以MANOVA、ANOVA、Scheffe method探討在各不同層面下,國小教師在美術教學態度上的差異情形;以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探討影響國小教師美術教學態度之相關因素。茲將研究結果分述如下: 一、目前國小教師皆持有積極的美術教學態度。 二、各不同層面下,國小教師在美術教學態度上的差異情形如下: (一) 學校行政制度: 1.不同「行政措施」、「學校規模」、「學校地區」、「教師間的互動」、「校長對教師教學的了解」因素下,國小教師之美術教學態度皆有顯著差異。 2.不同「校長理念」、「教育政策」因素下,國小教師之美術教學態度無顯著差異。 (二) 美術教學情境 1.不同「教材內容(適合度)」、「教室環境」、「師生互動」、「學生學習態度」因素下,國小教師之美術教學態度皆有顯著差異。 2.不同「教學資源」、「教材內容(配合度)」因素下,國小教師之美術教學態度無顯著差異。 (三) 教師個人因素 1.不同「性別」、「年齡」、「婚姻」、「任教意願(喜歡與重視程度)」、「專業背景」、「擔任職務(教學工作)」、「人格特質」、「工作滿意度」因素下,國小教師之美術教學態度皆有顯著差異。 2.不同「教育程度」、「研習進修」、「擔任職務(行政工作) 」、「服務年資」因素下,國小教師之美術教學態度無顯著差異。 (四) 社會因素 1.不同「文化刺激」因素下,國小教師之美術教學態度有顯著差異。 2.不同「家長期望」因素下,國小教師之美術教學態度無顯著差異。 三、學校行政制度、美術教學情境、教師個人因素會影響國小教師的美術教學態度,其中影響因素以「任教意願(喜歡與重視程度)」對教師美術教學態度最為重要。 基於上述研究發現,本研究針對教師美術教學態度及其相關因素進行深入討論,並對教師美術教學與未來研究方向提出具體建議。Item 翻轉教室應用在視覺藝術教學之行動研究――以「大家藝起來:美&醜的藝術對話」課程設計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暨美術研究所, 2016-09-??) 林惠敏; Hui-Min Lin本研究旨在瞭解翻轉教室應用在視覺藝術教學之實施情況,提出翻轉教室應用在視覺藝術教學之課程設計與教學方式建議,做為改善視覺藝術教育之參考。本研究採用行動研究方式進行,對象採取立意取樣方式,以臺中市南區國光國民小學六年一班學童29 人,其中男生16 人,女生13 人為研究對象。研究工具為自編之「大家藝起來:美&醜的藝術對話課程實施教師問卷調查」與「大家藝起來:美&醜的藝術對話課程實施學生問卷調查」,以及臺中市中小學校務評鑑—發展亮點學校之「學生學習與教師教學觀察表」、「投入行為觀察表」。研究結果顯示:一、翻轉課程設計—師生皆喜歡本課程以「美感」為主題的視覺藝術教學活動設計,採用廣義的翻轉概念—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設計,學思達的教學策略「大聯盟分組選秀法」、「海螺計分方式」在教學上受到師生的喜好。二、翻轉教學方式—以學生活動為主的課程設計及數位科技的教學方式在視覺藝術教學上受到師生較高的喜好。三、翻轉課程幫助—師生皆認為本課程對學童最大的幫助是增加藝術(美感)知能,增加思考與表達力,顯示翻轉課程設計能幫助學生提高視覺藝術學習意願,並提昇高層次的思考與說話溝通能力。Item 臺灣中小學教師工作滿意度之研究-與其他職業做比較(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 2016-09-??) 林慧敏; 黃毅志; Hui-Min Lin; Yih-Jyh Hwang研究目的運用2005 年「臺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五期一次)問卷二「工作與生活」(n 2147)資料,對不同職業比較工作滿意度,探討臺灣中小學教師的工作滿意度高低,並探究造成臺灣中小學教師工作滿意度與其他職業差異的因果機制。研究設計/方法/取徑以迴歸方式進行工作滿意度的路徑分析,檢證相關假設,並試圖找出造成中小學教師工作滿意度高低的路徑。研究發現或結論臺灣中小學教師的工作滿意度最高,除了與主管人員沒有顯著差異外,顯著高於其他所有職業:原因是中小學教師的現任機構年資偏高外,中小學教師最感到工作有意義、現工作有價值,有較高的工作前景評估、工作場所人際關係,較認為男女性擔任主管公平性、較低的裁員機會,這都有助於提高工作滿意度。研究原創性/價值過去工作滿意度的研究,大多以單一職業(如教師、護理人員、基層警員......)為對象,少見同時對不同職業探討工作滿意度的研究。本研究將職業分成十類(中小學教師、主管人員、一般專業、半專業、事務工作、服務售貨、農林漁牧、技術、半技術、非技術工),以在臺灣很特別的中小學教師為對照組,與其他職業做比較,探討臺灣中小學教師的工作滿意度。研究發現,臺灣中小學教師的工作滿意度最高,只是與主管人員差異不顯著,這可能原因是中小學教師樣本不夠大(n 67)。本研究除了採用過去對工作滿意度有影響的中介變項外,還將工作場所的「裁員機會」及「男女性擔任主管公平性」變項加入研究一起探討,研究中也證實中小學教師因較認為男女性擔任主管公平性與有較低的裁員機會,使得工作滿意度較高,這也提高了中小學教師對工作滿意度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