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Jia-Wei Peng"
Now showing 1 - 2 of 2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海峽兩岸高中地理課程海洋教育意涵之比較:以龍騰版與人教版為例(地理學系, 2013-05-??) 彭佳偉; 李明燕; Jia-Wei Peng; Ming-Yien Lee中國政府對於「海洋中國」政策的推動不遺餘力,在高等教育與高中教育階段投入大量研發能量,產出的相關課程多為跨學科、跨領域,加速了中國海洋教育與科技的發展。四面環海、欲宣示海洋主權的臺灣,在高中階段並末規劃類似中國地理科《海洋地理〉的選修課程,而是將概念融入至地理、地科等各學科中:本研究利用內容分析法的類目表擬定描寫方式、表達方式、教育層面與內容性質等四大類目,比較海峽兩岸課程中各單元的海洋教育意涵。研究指出,中國整體內容表現以8.55 分高於臺灣的8.00 分,在表達方式、教育層面與內容性質等三項表現佳,臺灣僅描寫方式表現較佳。而臺灣教科書缺乏的「海洋概述」與「海洋開發」等兩個單元,中國次類目的評比皆達到9.00 分,臺灣則在「海岸地形」、「海水性質」與「聖嬰現象」等三個單元表現佳,應與地理科重視人地傳統的學科本質有關。故若僅計與「地理」、「人地傳統」意涵最為相關的類目,臺灣高中地理課程的評比達12.80 分,高出中國同類目評比11.30% 。由此可知,臺灣高中地理科應有發展海洋教育的基礎優勢與必要條件,建議未來在進行新課綱的課程規劃時,可融入更多的海洋教育意涵。Item 海洋教育與國際視野-高中國際教育之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2018-03-??) 彭佳偉; Jia-Wei Peng教育部(2011)《中小學國際教育白皮書》指出,透過「課程發展與教學」、「國際交流」、「教師專業成長」及「學校國際化」四軌,達到培養具備國家認同、國際素養、全球競合力、全球責任感的國際人才的目標。本研究以個案研究法的質性研究觀點,探索高中學生赴澳洲昆士蘭州進行國際教育活動並參與海洋課程後所展現的學習成果。研究顯示,澳洲高中海洋課程強調親海與愛海,課程活動具備實作與體驗精神;臺灣學生認為「全球議題」主題軸下的「合作與競爭」、「環境與永續」,「文化學習」下的「文化多樣性」、「文化接觸」,以及「國際關連」下的「全球化」、「空間關連」等六個次主題,能在當地課程裡展現國際視野的內涵。因此,澳洲高中對於海洋課程的設計值得我國參考,以達成國際教育提升學生國際視野與文化包容性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