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Kang Lee, Shu-Ya Yang"
Now showing 1 - 2 of 2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自由與紀律:Montessori的人格教育思想(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16-03-??) 李崗; 楊淑雅; Kang Lee, Shu-Ya Yang本研究旨在分析Montessori(1870-1952)的人格教育思想,主要運用詮釋學的研究方法:一方面聚焦於《吸收性心智》(The Absorbent Mind)、《童年的秘密》(The Secret of Childhood)、《發現兒童》(The Discovery of Child)及《了解你的孩子》(What You Should Know about Your Child)等文本的理解,二方面來回於個人經驗與文本脈絡之間的對話與省思。結果發現,可歸納為以下四點:一、人格是精神生命肉身化的結果,人格統整的關鍵是意志發展。二、人格教育的目標在於建立紀律,人格教育的原則是給予自由,人格教育的方法是透過工作。三、人格教育的歷程始於兒童的自由選擇,繼之以專注地自發性工作,透過意志發展逐漸樂於服從,最後形成內在紀律,表現出寧靜的心境。四、人格教育的實施,關鍵時期為零至三歲,可以運用靜默遊戲、走線練習、穿脫衣服、準備茶會、舉辦生日會等方式進行。最後,本文更針對其思想內涵,提出10點評析,以供參考。Item 自由與紀律:Montessori的人格教育思想(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16-03-??) 李崗; 楊淑雅; Kang Lee, Shu-Ya Yang本研究旨在分析Montessori(1870-1952)的人格教育思想,主要運用詮釋學的研究方法:一方面聚焦於《吸收性心智》(The Absorbent Mind)、《童年的秘密》(The Secret of Childhood)、《發現兒童》(The Discovery of Child)及《了解你的孩子》(What You Should Know about Your Child)等文本的理解,二方面來回於個人經驗與文本脈絡之間的對話與省思。結果發現,可歸納為以下四點:一、人格是精神生命肉身化的結果,人格統整的關鍵是意志發展。二、人格教育的目標在於建立紀律,人格教育的原則是給予自由,人格教育的方法是透過工作。三、人格教育的歷程始於兒童的自由選擇,繼之以專注地自發性工作,透過意志發展逐漸樂於服從,最後形成內在紀律,表現出寧靜的心境。四、人格教育的實施,關鍵時期為零至三歲,可以運用靜默遊戲、走線練習、穿脫衣服、準備茶會、舉辦生日會等方式進行。最後,本文更針對其思想內涵,提出10點評析,以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