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Kao, Yang Hsuan"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高中教師利用分享數位教材之著作權問題研究
    (2006) 高暘萱; Kao, Yang Hsuan
    過去十年來,教育部在高中推動資訊教育與資訊融入教學活動成效受到肯定、不少高中也逐漸開設或參與數位學習課程。數位教材是教師教學的利器,其彈性、方便、多媒體的優點,不但能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使教學更生動有趣、還能補充課本內容之不足、並依據學生程度與教師需要做調整。 教師開發數位教材必須自行利用教學之外的時間,學校所能提供的技術或行政支援也相當有限,故數位教材的分享勢必成為一種變通的方式。數位教材的分享,一方面可使教師減少額外開發之負擔、另一方面,跨越地理界線或跨越學科領域的教材彼此傳遞,則可達到教學觀摩、激發創意的效果。但是必須承擔被他人盜用的風險、不知道原始出處為何、甚至合理使用範圍的認定,都是教師面對利用數位教材時的隱憂,因此,本研究由高中教師使用數位素材或教材會遇到的著作權相關問題切入,以數位典藏高中職教學資源研習班的種子教師為主要對象,訪談教師利用或分享之數位素材與教材的內容、類型、製作數位素材或教材的權利歸屬、重製、編輯、改作他人數位素材或教材的爭議、以瞭解高中教師分享數位素材或教材的情況。 研究發現,一、教師肯定數位教材之利用成效,但期待推行方式循序漸進且更多元;二、符合教師需求的數位教材通常需要花費時間尋找或自行設計,廠商贈送之教材較少使用;三、教師以回饋、利他的出發點分享教材,期望自己的成果能對他人有所助益;四、教師多以教育目的、或是引介資源的立場為出發點利用他人教材,再來才考量到著作權問題;五、商業利用有賴兩方建立互惠基礎,以達成雙贏局面;六、移花接木的侵權行為普遍,分享數位教材的教師必須承擔可能觸法的風險;七、教師希望透過立法保障教育使用之權益。最後針對推廣形式和教材交流搭配授權機制兩方面之建議,期望提供教師們在使用數位素材及教材時,保護自己及尊重他人作品智慧財產權之參考。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