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Kuo, Fu-Lin"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玉山金絲桃之族群遺傳研究(2009) 郭福麟; Kuo, Fu-Lin玉山金絲桃(Hypericum nagasawae Hayata)與能高金絲桃(H. nokoense Ohwi)皆為台灣特有種,由於二者形態相似,常造成鑑定上之混淆。本研究以accD – psaI、trnE – trnT、rpl16 intron、trnV – trnM(包含trnV intron)4個葉綠體DNA非轉錄區段進行分析,結果支持Robson (1996) 之處理,將此類群區分為兩種,其中玉山金絲桃廣泛分佈於海拔2,300 m 以上山區,能高金絲桃侷限分佈在花蓮秀林鄉之石灰岩地質地區。 另針對玉山金絲桃共採集10個族群150個樣本,以葉綠體DNA accD – psaI 及 trnE – trnT兩基因間片段探討族群遺傳結構,結果共得到10種單套型,其中4個主要單套型佔了所有樣本的90%,各侷限分佈於特定區域,族群間具有高度分化且基因交流有限(mean FST = 0.744, Nm = 0.09)。北大武山之單套型皆為該族群特有,且與其它單套型差距最遠,顯示受到長期地理隔離之影響,若不計北大武族群,則各族群間之遺傳距離與地理距離呈中度正相關。根據巢狀支序分析(NCA)推論過去在間冰期時曾發生育地碎裂化,使各區域僅保留少數甚至一種單套型,隨後因冰期氣溫下降,族群分佈至較低海拔而使各族群間有所接觸,發生有限之基因交流。 綜合與前人研究之高山類群比較,台灣高山草本植物之遺傳多樣性中心在中央山脈北段,且許多類群皆有雪山地區與南湖大山特有之單套型,其分佈模式可能受到過去冰期及冰河作用而產生遺傳漂變。然而綜合中性假說測試與BEAST軟體分析其族群變動顯示,最近的一次冰期對於玉山金絲桃之族群大小未造成明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