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LI, Po-Ang"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融入飛盤爭奪賽教學之行動研究-以非行少年為例
    (2016) 李柏昂; LI, Po-Ang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討非行少年在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融入飛盤課程中:一、責任層級的表現情形。二、偏差行為的改善情形。三、責任層級與偏差行為間的相關情形。四、教師教學歷程與省思。方法:採用行動研究於信望愛少年學園之19名男性學生(平均16.2歲),實施為期10週,每週2節50分鐘的TPSR模式融入飛盤課程。研究資料蒐集採「個人與社會責任問卷」、「偏差行為自陳量表」、學生學習單、師生訪談與教師教學日誌等,分別進行統計分析與內容分析法。結果與討論:一、學生在課程介入期間都有不同層次的成長與變化,亦產生將各層級學習遷移出體育館應用在日常生活中的能力。二、學生為了引起注意與被關心所產生偏差行為的惡性循環,在師生建立友善關係中,於認知上稍有改善,具體偏差行為略有減少,但還需要有長時間正確的楷模與引導。三、部分的責任層級與偏差行為有顯著負相關,提升學生尊重、幫助他人與合作的認知,有助於改善魯莽逃避與暴力攻擊等行為。四、隨著課程逐步調整教學設計並同時處理學生各種突發的狀況,都是教師教學歷程中寶貴的經驗與磨練。結論與建議:TPSR模式融入飛盤課程對於促進非行少年責任層級有個別不同的正面影響,亦有助於改善相關的偏差行為;若欲達到較好的教學品質,考驗著教師的課程設計與應變能力。培養學生責任感需要適當的賦權與支持的環境,建議未來實施TPSR課程模式在學校與相關機構之前,與相關教職員工進行教學信念的溝通、教學模式與課程設計的說明,從體育課開始提供學生友善的學習環境,提供有意願和能力的教師,在實施過程中有更多的支持。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