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Lee, Chih-Wei"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Polya解題策略融入八年級數學課程之行動研究
    (2021) 李芷維; Lee, Chih-Wei
      本研究探討Polya解題策略融入數學課程在學生數學學習成效、解題行為和數學學習動機是否有提升。研究方法採用行動研究法。研究對象為17名國中八年級B組學生。在課程設計方面,採用Polya解題策略搭配同儕觀摩進行教學,配合教學進度做策略融入。行動研究時間共計八週。研究工具方面,量化研究工具為「前測與後測的試卷」、「數學解題行為問卷」、「數學學習動機量表」,質化研究工具為「Polya解題策略提問單」、「同儕觀摩單」、「解題策略融入課堂問卷調查」、「教師省思札記」、「訪談紀錄」。研究結果顯示,Polya解題策略融入數學課程後,學生於解題行為的學習成效有提升;學生於解題策略四階段中的「瞭解問題」、「擬定計畫」、「執行計畫」階段的解題行為有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動機,於解題策略教學前後沒有顯著差異;教師嘗試解題策略融入教學後,教師自身數學教學與教學專業知能上獲得成長。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揭露歷史創傷記憶:「遲來的愛-白色恐怖時期政治受難者遺書特展」之展示與觀眾留言分析
    (2016) 李芷維; Lee, Chih-Wei
    遺書,是一個人在面臨生離死別的關鍵時刻或突如其來的人生終途,對這個世界與所愛之人的最後道別,是一個人在檢視自我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後,對過去一生所作的回顧。政治受難者「遺書」作為歷史見證,不僅有其特殊歷史文化意涵,亦標示了無辜被囚禁者,被處死前的最後遺言。近年來,隨著檔案揭密,許多受難者無法送達的絕筆書信一一曝光,這些被「遺忘」近一甲子的遺書終於送達。遺書解禁,不僅喚醒人們對於挖掘白色恐怖歷史真相的重視,也象徵著歷史解釋權回歸民間;公開展示,更深具人權教育意涵,並使潛藏歷史得以重現,記憶得以解凍。 在白色恐怖議題的歷年展示中,「遺書展」首次公開當年被政府塵封的政治受難者遺書,其作為白色恐怖展示的新起點,實有其重要性與獨特性。本研究以「遺書展」作為研究個案,藉由展示文本分析,探討創傷展示特色,並以發佈於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官網上的觀眾留言作為研究對象,透過觀眾的留言內容分析,以探究觀眾當下目擊創傷,所書寫之感受經驗與想法,以及觀眾對創傷歷史的第二見證。 研究發現,「遺書展」透過聚焦於十位受難者的遺書和生命故事,讓人們得以對白色恐怖時期下的創傷主體,有更清楚的認識,在觀看遺書的同時,亦往往能促使觀眾反思自己不作為的愧疚,進而啟發觀眾擺脫旁觀者態度,將參觀經驗轉化為願意有所承擔與改變之道德意識。這種因觀看他人受難,所啟發之道德良知,實則有助認識和學習防止人權迫害與錯誤歷史再犯。而留言的設置意義,便在於透過當下敘說展演,形塑觀眾的認同與道德學習,並達到創傷歷史的傳承。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