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Lee, Yi-Ting"
Now showing 1 - 3 of 3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公共藝術移置評核機制之研究(2015) 李宜庭; Lee, Yi-Ting臺灣自一九九二年公布《文化藝術獎助條例》,而後於一九九八年開始實施《公共藝術設置辦法》,在文化部(前文化建設委員會)鼓勵和監督之下,公共藝術開始蓬勃發展。據官方統計,自一九九八年至二〇一一年全國設置作品已達二一七一件,目前數量仍持續成長中。多年來由於公民之審美和人文意識提升,以及公共空間功能轉換,部份作品啟用後在管理上出現維修困難,或是和商業發展、公共安全、民俗信仰相互牴觸,甚至民眾反應觀感不佳等相關問題。 本論文整理國內、外公共藝術政策實施之文獻資料,包括法令、設置、管理、評核、獎勵和拆遷等制度;並做出移除、移置案例說明和分析,透過「公共藝術獎和移置認同度」問卷調查,以SPSS統計軟體分析,觀察社會大眾對現行公共藝術評核標準之認同;將問卷案例帶入藝術家、專業人士和專家深度訪談,以探究各方人士對於公共藝術的「設置成效」和「移置機制」共識之所在。 研究結果及分析發現:民眾對公共藝術的美感和安全評價,與評審單位給予獎勵或移置的相關程度並不顯著,綜合問卷調查結果和專家觀點,歸納出從政策面切入,強化民眾參與、落實作品票選機制,並建立公共藝術啟用後之「移置評核機制」,更進一步調整公共藝術基金運作方式、成立「公共藝術移置專屬園區」,將有助於保持我國公共藝術動能,並使公共藝術制度更加完善。Item 是「輔」也是「導」—提升團體動力增進班級經營效能之行動研究(2020) 李翊廷; Lee, Yi-Ting本研究旨在探究一位擁有輔導專長之初任導師融合了「輔」及「導」之角色,透過「輔」及「導」的融合與交互作用,以達到本行動研究之目的:提升團體動力增進班級經營效能。 為達上述目的,本研究以我於108學年度新接任導師班級—706中的25位學生為研究對象,進行兩階段循環的行動研究。首先透過文獻探討了解班級經營效能的意義及評鑑指標,並以此為基礎發展提升「團體動力」之輔導課程、工具及提升「班級經營效能」之班級經營策略。 本研究實施期間為108年8月至109年5月,第一循環為108年8月至109年1月,第二循環為109年2月至109年5月,期間透過輔導課程學習單、教師觀課紀錄表、教學省思札記、團體動力評量規準兩次測驗、學生札記等,分析班級學生在團體動力的改變與歷程,並於109年5月透過科任教師、班級學生訪談,分析班級經營效能之成效。 本研究結果如下: 一、「導」的班級經營重「質」不重「量」; 二、「輔」的團體動力課程讓班級有更多交流對話的空間與機會,也能看見學生不同面向的思考;三、「輔」的課程素養實踐在「導」的真實生活中,課程與班級經營策略的相輔相成,對於班級團體動力的養成有正向影響;四、「輔」與「導」與「專輔」的合作,身為輔導導師在角色轉換中仍有需要專輔專業協助的需求,與系統的合作是班級經營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