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Lee-Chou Chen"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中學生情緒智慧測量與適應性指標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08-02-??) 陳李綢; Lee-Chou Chen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編製適合中學生使用的情緒智慧量表,以探討中學生的情緒智慧適應性指標,並比較不同背景(地區、國高中、年級、性別、排行、家庭結構、父母教育程度與職業)中學生的情緒智商的差異性。以2029 名國中至高中學生為受試,經由預試後以項目分析和因素分析決定情緒智慧量表的因素與指標,並完成量表的編製、常模建立、信效度的研究。研究結果顯示: (I)情緒智慧量表是一個可以測量情緒認知、情緒表達、正向激勵、情緒調節、情緒反省等五種能力的有效穩定的測驗。(2) 情緒智慧量表在情緒調節與情緒反省兩個分量表有地區的差異性,不同年級學生的情緒認知、情緒表達與正向激勵三項分數平均數有差異存在,排行不同學生的情緒智慧總分與其他各分量表平均數有差異性存在。男女學生的情緒智慧分數顯示女生的情緒智慧總分與各分量表平均數都高於男生,情緒智慧各量表分數不因不同家庭子女人口父母親教育程度與職業而有不同。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國中教師工作調適指數之建構:以生活型態分析為基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15-06-??) 林正昌; 歐陽幸雅; 陳李綢; Cheng-Chang Lin; Hsiang-Ya Oyang; Lee-Chou Chen
    本研究旨在以生活型態調查資料為基礎,從資料分析中建構國民中學教師工作調適指數,並考驗該指數之效度。以「LOHAS 生活型態問卷」為調查工具,針對台灣本島大台北、北、中、南、東五區的公私立472 位國中教師進行調查,所得資料以分類與迴歸樹(CART)進行分析以選取題項,再以羅吉斯迴歸(logistic regression)決定各題目選項的配分,藉此建構教師的工作調適指數,指數建構後以團體差異分析法與效標關聯法進行效度考驗。分析結果顯示:(1)CART 找出七種分類樹,並從中挑出以自我調適和反應改革為一類,離開環境和轉換跑道為一類的分類樹為較佳的分類樹;(2)從此一較佳的分類樹中找到六個題項,並以羅吉斯迴歸計算出各題選項的權重;(3)以效標關聯和團體差異比較方式所進行的效度考驗,顯示抗壓指數也與工作調適指數有顯著相關;性別、職務別和任教年資間有顯著差異。在生活型態資料基礎下,以CART 和羅吉斯迴歸可以有效地建立國中教師之工作調適指數,且具有良好的效度,可供國中學校瞭解教師工作調適情況之用。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大學生心理健康與多元生理回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12-09-??) 陳李綢; Lee-Chou Chen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大學生在不同壓力情境下的生理回饋反應與心理健康表現。並且探討心理健康、生理回饋指數與壓力間的關係。本研究以師大大一學生1410 名為對象,實施心理健康量表,再從其中篩選的名心理健康指數低於80 分以下學生,再隨機分派兩組參與生理回饋反應實驗。本研究結果:1.編製的大學生精健量表是一個穩定及有效量表,可以分析大學生的問我悅納、人際關係、家庭和諧、情緒平衡及樂觀進取五種分數及總分。2. 在不同壓力情境下,實驗組與控制組的生理回饋反應有顯著差異;但賞驗組與控制組的心理健康反應沒有差異。3.生理由饋的肌電位反應可有效預測當時壓力達18% ;幸福感與氣質的心理反應可有效預測平時壓力達39% 。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大學生身心困擾與心理健康之關係研究—以師大學生為例
    (2012) 侯明玉; HAO MENG IOK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旨在於瞭解大學生的身心困擾、心理健康現況,以及探討大學生的身心困擾與心理健康之間關係,並且比較不同背景變項大學生於身心困擾及心理健康的差異性。本研究使用之資料來自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中心針對大一學生所做的「大學生身心適應調查表」以及「心理健康量表」調查資料,共得到有效問卷共1,331人。調查所得資料以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Scheffé事後比較、皮爾森積差相關、典型相關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處理及分析,茲將研究所得的結果和主要發現分述如下: 一、 大學生身心方面感到最為困擾的項目依序是:情緒困擾、生涯困擾以及時間管理困擾。心理健康方面則以家庭的和諧度為最好,自我悅納程度較弱。 二、 不同性別方面在「生活困擾」、「時間管理」、「生涯困擾」、「人際困擾」、「感情困擾」、「情緒困擾」和「生理困擾」等七項存在顯著差異。女生在「感情困擾」得分比男生低。 三、 不同學院方面則在「生活困擾」、「時間管理」、「生涯困擾」、「人際困擾」、「情緒困擾」、「生理困擾」等六項存在顯著差異。結果顯示教育學院學生的身心困擾程度較高,而運動休閒學院學生的身心困擾程度則相對較低。 四、 在心理健康量表中,只有「家庭和諧」會因為性別的不同而有顯著差異,女生的家庭和諧度比男生好。 五、 不同學院方面,在心理健康量表中「自我悅納」、「人際關係」、「情緒平衡」均達到顯著差異。結果顯示藝術學院學生在「自我悅納」方面相較其他學院為低。 六、 大學四年級學生在心理健康方面比一年級學生來得好,且21和22歲學生在心理健康得分上亦顯著高於18~20歲學生。 七、 大學生身心困擾與心理健康有顯著負相關存在。顯示身心困擾愈高的學生其在心理健康量表得分則愈低。心理健康中的「自我悅納」、「人際關係」和「樂觀進取」與身心困擾量表中之「情緒困擾」間的關係最為密切,表示愈能夠自我悅納、人際關係愈好和傾向樂觀積極的大學生,其情緒困擾方面的問題就愈低。而「情緒平衡」又與「情緒困擾」、「精神困擾」、「人際困擾」有高度關係,顯示若情緒愈趨穩定,出現精神、人際和情緒方面困擾問題的情形也就愈少。 最後,本研究依據研究結果進行討論並提出相關建議,以作為未來學校輔導相關單位以及實務研究工作之參考。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