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Lin, Ching-Wen"
Now showing 1 - 2 of 2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大專院校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學生使用3D列印握筆器之個別化設計發展與功能表現(2019) 林靖文; Lin, Ching-Wen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學生通常因為生理障礙,在就學、未來就業和就養各方面都需要科技輔具載具來改善功能表現,其中於寫字能力上的差異,更需個別化調整,因此,搭配3D列印技術的發展,可製作客製化產品的特性,能讓其因障礙所受到得限制最小化。本研究目的在於建立 3D 列印技術於製作握筆器之個別化設計與發展,並探討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學生之功能表現。研究方法採用單一個案研究法之跨行為多基線設計,以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學生為對象,探討建立3D 列印技術個別化製作握筆器流程以及抄寫表現;整個實驗啟程耗時約一個月,握筆器原型共經歷六次調整;其中,本研究以「基本讀寫字綜合測驗」探討抄寫速度表現、以光學字元辨識軟體判讀其抄寫品質表現。經過施測、介入後,結果顯示: 一. 3D 列印技術應用於個別化握筆器之設計與發展是具可行性。 二.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學生使用3D列印握筆器後,抄寫速度是能有所提升。 三.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學生使用3D列印握筆器後,抄寫品質是有被改善。 本研究亦針對研究參與者、研究工具、製作技術等相關面向給予建議,提供未來研究者在3D列印技術、在特殊教育領域中可精益求精,為更多有特殊需求的學生解決問題。Item 縱橫碼教學方案對國中身心障礙學生中文輸入學習成效之研究(2010) 林靜文; Lin, Ching-Wen本研究主要探討縱橫碼教學方案對國中身心障礙學生中文輸入之學習成效。研究方法採單一受試跨受試多探試設計,整個實驗分為基線期、介入期、保留期及類化期。本研究之自變項為縱橫碼單字取碼教學,依變項為學習成效、電腦輸入效率及學習速率和筆形錯誤型態,所蒐集的資料以視覺分析、C統計及內容分析進行分析探討。本研究結果如下: 一、三位受試者於縱橫碼單字取碼教學後,在單字取碼及電腦輸入具有良好的立即學習及保留成效,但無顯著的類化成效。 二、在單字取碼的表現以受試A及受試C的立即學習成效最好,而受試B的保留成效最好。 三、在電腦輸入正確率立即評量的表現以受試A及受試C表現最好,保留期的表現則以受試B表現最佳。 四、受試B及受試C於介入期時電腦輸入速度的表現最好,受試B則於保留期的表現最好,在類化期階段雖然三位受試者輸入速度明顯地下降,但平均輸入速度仍較基線期快,且受試A輸入速度平均值仍能維持在整個介入期的水準。 五、在學習速率方面,三位受試者皆於第一及第二次教學介入後即能達到預定的精熟水準。 六、三位受試者皆因對筆形代碼、取碼順序與規則不熟練,而產生單字取碼錯誤,最常出現錯誤的筆形主要為「、」「乀」,其次為「亅」、「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