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Lin, Hui-min"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漢語副詞「卻」與「倒」之語義、篇章、語 用對比及其教學初探
    (2009) 林慧敏; Lin, Hui-min
    「卻」和「倒」這組近義副詞,由於意思和用法相近,使得外籍學習者常常難以掌握。本研究之主要目的,以語義、篇章和語用等層次,對「卻」和「倒」進行功能性的對比,試圖找出兩者的相異之處。並將多層面分析的成果運用在教學實踐上,以減少學習者學習的困難度。 語義層面探索「卻」、「倒」一個字具有多項意義,兩者的多重用法是由同一個抽象的核心意義而來。「卻」、「倒」產生多義的現象,是因為語境所造成的。「卻」、「倒」最大的分野,在於「倒」所連接的前項,在話語中可以被省略,「倒」具有連接前項和後項的隱含,可以引導聽話者感知前項的存在。而「卻」的存在則必須仰賴上下文具足的語言環境。 在篇章層面,「卻」、「倒」所影響的轄域(scope)不同,「卻」的銜接範圍停留在句群的層次,尚未進入較大的篇章範圍。而「倒」的銜接範圍較寬,具有「承上啟下」的篇章功能,其「轉承」的特質預示了「話題/話輪狀態改變」,形成了篇章的「段落標記」。會話中的「倒」可引出新話題或預示話題轉換,繼續下一個話題,或推進相關話題,也可能表示話題的結束,隨著在話輪中位置(開始、中間和結束處)的不同相應產生細微不同的功能。 在語用層面,「卻」、「倒」的本質並不盡相同,「倒」可以弱化說話者的正負語氣,進而產生了婉轉的語用義,而「卻」則無此功能。從語氣類型著手,討論「卻」、「倒」可否和陳述句、祈使句及疑問句搭配使用,進而達到不同的語用效果。 最後檢視華語教材,進而對教材編寫提出建議,以期日後作為教材編寫的參考。教學應用上,本文結合多層面的分析成果,以研究得出的結果為依據,設計教學簡案,透過教學流程的說明,提出教學建議。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