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Lin, Wei-Yu"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海報創作之文化圖像建構與詮釋
    (2018) 林維俞; Lin, Wei-Yu
    本創作起源於認為海報設計形式應對時代的更迭有所呼應,著重在需要將訊息與視覺設計評估規劃後,尋求揭示、溝通與價值傳遞的整體解決方案;本創作研究是以尚•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的「擬像」(Simulation)理論基礎與文化圖像建構論述所進行,主題設定:文學活動推廣、環境保護與生態保育推展活動、藝術展覽推廣活動、花藝設計推展活動、公民政策參與推展活動;作品依據海報設計的創作使用媒材、技巧模式與方法、使用時機背景條件,各類別不同的海報創作系列內容加以說明,將呈現顯著的發現與觀點,進行脈絡研究及文化圖像詮釋。創作成果展現了以數位媒材,所建構的靜態圖像海報設計為基礎,並以其衍生出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AR)與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VR)的整合性應用技巧;創作論述整體從選擇活動議題開始,對於意念的表現、畫面構圖排列及圖像符號的象徵意涵,透過質性描述後,呈現了整個創作構面就是一個真實的虛擬再造的活動,自象徵符號到文化圖像的「擬像」詮釋;在系列創作完成後的探討,聚焦在如何將中心概念演繹出更加多元的面相,並成為被消費的樣貌,在主題選擇時,應就社會環境事件觀察、情感理解、創作脈絡與思緒組織有系統的進行開展,對媒材工具在呼應時代語彙中的扮演,關係到「擬像」的成形,創作者應具備對媒體訊息的反思與批判能力。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螢光散射層應用於二氧化鈦奈米管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之研究
    (2018) 林威諭; Lin, Wei-Yu
    近年來綠色能源材料成為各方研究的主要目標,其中太陽能的技術與應用已然成為國際上永續能源的趨勢之一。在太陽能電池中,又以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具有製程簡易及良好可見光吸收等特性著稱。 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與染料所產生的電子效率十分有關,通過增加染料的光捕獲能力是有效增強光電轉換效率的方法之一。本研究利用螢光粉材料特有的吸收光譜及放射光譜之特性與N719染料產生螢光共振能量轉移效應(Förster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effect, FRET)。將N719染料響應較低的波段轉換成響應較高的波段(400-600nm)。 本研究利用FRET效應,在電池的基礎結構上導入具有螢光特性的散射層,結果顯示,螢光散射層能提升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在380-530nm的量子轉換效率(IPCE),並提高光電轉換效率。以40µm TiO2薄膜所製成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效率達到4.17%,其中開路電壓為0.66 (V),電流通量為11.42 (mA/cm2),填充值FF為0.55,與增添0wt%螢光散層相比提升幅度達28.3%。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